220-230(21/27)
是最好的机会。如果可以,她还是希望她们到外面演主角的,那样才算是独立了。所以,她才需要这个表演课堂。在课堂上,老师最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,既能看出ta的实力和潜力,还能跟踪对方的进步状态。
如果学生想请老师跟组辅导,那就最好不过了。在日常化的相处中,连ta的私下作风都能了解得一清二楚,尽可能规避塌房危机。
这对公司和报名的学生来说,都是双赢的事。要是“来上课就有机会和凌穗岁共同演戏”的消息透露出去,估计赶着报名的艺人会比现在翻个好几倍。
“你这演员当得也有辛苦的。”向言初叹道,“都做到这份上,你直接兼职制片人好了。”
凌穗岁:“那不一样。我没说一定要由我来选角,只是想着以后如果要拒绝某个演员时,我必须要有更合适的人选,不然拒绝了也没意义。”
嗯……通俗点说,就是找几个备胎。所以,她不能拿这种事当招生宣传。
夏天则说:“我以为你会把发展重心偏向好莱坞。”
虽然《美人与猛兽》还没官宣,但在场的人都知道,她已经和迪兰德电影达成了合作。
“暂时没这个倾向。”凌穗岁严谨地回答,“你们都知道的,那边对亚裔的排挤和歧视一直存在,何况我是土生土长的华国人,未来也不打算改国籍。”
“无论好莱坞还是内地的影视作品,剧本才是最重要的。有好项目给我就演,比较平庸普通的就算了。我在华国拍电影,一样能通过他们的渠道卖到全世界。海外发行也有盈利空间,那些电影公司总不可能有钱不赚吧?”
这倒是——拿《只有月亮经过》经过举例,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,首周票房表现超出预期。根据平台预测,月亮的海外票房有望突破一千万美元。
虽然和《昭将》没得比,但华语爱情片能达到这个成绩,在别人眼里几乎是个奇迹了。很多人说,《只有月亮经过》绝对是以小博大的教科书级别案例,已经有人开始期待,月亮在财报上的利润率会是多么可怕的数字。
很多同行又羡慕又无奈,都说华语电影海外输出有文化壁垒,怎么这些问题到了凌穗岁这里,就全都不存在了?全世界的观众就这么爱她吗?你们就认准她这个名字是不是?
盛世野心勃勃,准备把电影送展一些不要求首映的电影节,全球范围能送的都送,争取能多拿几个奖回来。
别的不说,至少在明年的金像奖,凌穗岁应该会有所收获。当然,目标没达成前可不能吹牛,万一变成毒奶就尴尬了。
凌穗岁定下的闹铃响了,她伸了个懒腰。
“好了,休息时间结束。你们继续聊,我要去工作了。”
她边走边活动身体。今天下午的通告单超级满,头顶上的太阳并没有在云层后面摸鱼的意思,它尽职尽责地照耀着大地,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炎炎夏日的暑热。
好敬业的太阳,凌穗岁在心里想。
没关系,她也是。
第229章
资本更愿意培养新的“凌穗岁”
古话说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。这句话放到今天,仍然有几分道理。
在七月这个热门的暑期档,电视剧和电影圈都有作品扑了个大的。
虽说扑剧年年有,但像这两部作品这样,扑得如此轰轰烈烈、广为人知,也是挺不容易。
先说电视剧,“桃花系列剧”扑得那叫一个惨烈。作为一部有着铺天盖地营销矩阵、联名广告多到无孔不入的古偶,它已经播了七天,在奥奇的最高热度还没破九千,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