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0-120(30/52)
可是成效不小,读书也读的好,字儿也写的不错,就连打马球捶丸投壶制香都会,将来就是回了京城,也不怵了。沈娘子笑道:“筠姐儿擅长弹月琴,日后去京中,可以帮她请一位先生,专门教导她弹月琴。”
“好,小女在这里承蒙您多照顾。筠姐儿,给沈娘子嗑三个头。”锦娘对女儿道。
尊师重道,尊重别人,才会更尊重自己。
筠姐儿跪下来磕了三个头,才随锦娘走出去,她还跟大人似的叹气:“千里搭凉棚,总是有散的那一日。咱们这女学,也是今日是这个走,明日那个走,如今,连我也走了。”
“是啊,所以人们常常说一眼望到头的可能是好日子。永远和熟悉的人,熟悉的事情打交道。”锦娘倒也不否认女儿的话。
筠姐儿又笑道:“反正我就想和爹娘弟弟永远在一起。”
锦娘搓了搓女儿的小脸,母女二人一起回家,又见到刘大娘子过来,她上门送程仪,锦娘连忙谢过。
刘大娘子笑道:“你们能够回京,这可太好了。”
“你们还有两年任期,也快了,到时候大家在京里又能见面了。”锦娘握着她的手笑道。
二人又说了好一会儿的话,因有房牙过来,刘大娘子才告辞。
原来是有人来看房,是一对老夫妇带着个孙女,老爷子原本是医官出身,如今年迈致仕回乡。他们看了之后就十分满意,四处整齐,锦娘还答应她们把床榻和八仙桌这些家俬都留给他们,一共七百四十两。
这老人家倒也不是实付的银钱,先是拿了三对金镯子,每个金镯子都有七两重,如此倒是抵了一半的银钱,又有上党的一根七两重的人参和上等牛黄,一共抵了二十两,剩下的三百多贯才付的现银。
宅子契约正在办的时候,宋师爷帮着雇船,锦娘她们忙着吃践行酒。甄家、刘大娘子不再表述,便是如烟魏家也都各自有请,还送了仪程。
更有甚者如烟还说塌房的大东家里有船专门跑南北的,正好能腾出一条船来送他们去汴京,不必再行雇船。
锦娘自是欢喜,那大东家还闻弦歌知雅意的说日后锦娘的分红每年送到汴京去,她想这位大东家也难怪不到而立之年 ,生意做的如此大,真的是知情识趣。
但锦娘倒也不占他的便宜,塞了一对金镯子权当川资,到底值一百多两,从大名府到东京也差不多就是这个价钱。
却说一行人傍晚,把箱笼都收拾好了朝岸边送去,趁着曹大在岸边的车马行处理马车时,锦娘居然又看到了周四娘子一行人。
原来这孙世琛政绩平平,然而有他父亲官场的朋友和周存之托付邬家帮忙,给他谋了个正七品上州的县令。本来孙世琛自觉这次选官倒是不错,但听说蒋羡马上要回京任从六品的起居郎,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。
第117章
船驶出去约莫二十里后, 锦娘正问蒋羡:“夏家所做的事情,你同韩中书说过么?”
“已然是说过了,这夏判官这样的人到大名府常常用身份欺压良善, 本府上官若是不能察查, 到时候也会落个识人不明,将来可是要受过的。”蒋羡道。
锦娘这才放心,她又道:“离开吴县的时候, 不知道为何, 我还干劲十足,但是离开大名府, 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。”
蒋羡莞尔,“要不《曹刿论战》说一鼓作气, 再而衰, 三而竭。咱们起初去吴县时初次为官很新鲜, 到大名府就让你有些泄气了,此时在第三次咱们终于可以回京,不必再到外面漂泊 , 自然是好事。”
“郎君说的很是。”锦娘轻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