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0-120(8/52)
这幅观音像也是给自己加持光环,这一幅普通的观音像五十贯左右,但若是有些光环加持,不知道的人恐怕二百贯也愿意买。将来有一日,她若重操旧业,便只卖观音像都可以衣食无忧了。
等阿盈出去之后,魏七郎跑了进来,锦娘看到他倒是很诧异:“七郎怎么在这里?乖孩子,你娘只是在睡觉,你先去读书吧。”
“三姑母,我是溜进来的,我娘没事儿吗?”魏七郎很担心。
锦娘知晓魏夫人颇宠爱小儿子,七郎的大哥都已经娶妻了,跟着魏大人在任上,七郎却不耐舟车劳顿,所以魏夫人一直陪着小儿子在老家。
母子二人自然是感情很深厚,也难怪魏七郎担心母亲。
“没事儿的,你好好读书,我在这里守着,你还不放心么?”锦娘笑道。
说罢,见魏七郎还那样憨憨的站着,她有些于心不忍:“好孩子,不如你拿纸笔来,咱们俩一起为你娘抄写经书,好么?”
这些也不需要他亲自拿,吩咐一声,很快就有人拿过来,锦娘就和他在一起抄经书。二人还时不时说些话题,锦娘属于是那种只要想聊天,和路上的狗都能聊几句的人,也因为她有两个孩子,和魏七郎也能聊几句。
“就是说你每日读完书,还得吃宵夜么?”
魏七郎点头:“是啊。”
“那你喜欢吃什么?”
“我爱吃梅花汤饼,但是只有在冬天才能吃到。”
锦娘笑道:“这梅花汤饼开胃理气、清肺热,若是做的好,对身体也很好的。”说完她心想,这小孩还挺会吃的,梅花汤饼可不是直接在汤里放梅花就好,还很复杂,一般是先把梅花洗净、切末,用檀香煎汁,和梅花末、面粉混匀做成馄饨皮状,再用用梅花形模子在皮子上凿取梅花形薄片,最后把梅花形薄片放入熬好的鸡汤中。
二人说了些话,又低头抄写经书,过了一个时辰,魏夫人悠悠的醒了过来,锦娘忙让人喂了盐水进去。看她还是很虚弱,不让人挪动,只是让再把大夫请来。
魏夫人醒来就见锦娘坐在身边,再看到魏七郎也在这里,心中稍安。但见锦娘丝毫不居功,等大夫说无事,只需静养,她便带着她的莲台观音绣像离开了。
还是心腹告诉她说这次全赖锦娘主持大局,当然这心腹此次也收了锦娘私下送的一对二两重的金镯子,不遗余力的说着她的好处:“咱们都慌了手脚,隔房的八太太还说要不要准备寿材,是三姑奶奶探了探您的鼻息,又把她的莲台观音请了过来,让我们拿了盐水过来,亲自在这里和七郎君一起抄写经文。我们本以为也是唬人的,没想到您还真的醒了。”
“这般说来,还真的仰赖她了。”魏夫人道。
心腹笑道:“可不是。”
魏夫人看了那心腹一眼:“这两年我和她相处,见她这个人是有好事不会凑上来,但关键时刻比家里真正的亲戚倒是还要靠得住。”
心腹虽然说锦娘好话,但也怕魏夫人怀疑自己,忙道:“您说三姑奶奶是为了和咱们家结亲吗?”
魏夫人摇头:“我试探的问过她关于筠姐儿的亲事,她说娃娃亲指婚并不可靠,不如等女儿长大些,看她性情如何,再择一相配的。”
心腹没有做声,又听魏夫人道:“其实蒋家一门双进士,蒋羡还如此年轻,官声极好,才干也很不错,家境也非常殷实。”
……
锦娘这边回来之后和蒋羡提起此事,忙道:“这魏夫人和邬娘子是姻亲,若是邬家大老爷举荐你,那就太好了。”
“娘子真是深谋远虑。”蒋羡也是不得不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