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红薯小说网

红薯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汴京市井日常 > 40-50

底色 字色 字号

40-50(6/36)

着脸道:“正月呢,别叫人催,你看你娘和你弟弟都在等你。”

    那是因为他们的屋子就在你左右啊!

    能不快么!!

    但这话元娘可不敢说,说了就是顶嘴了,而且她自己住阁楼可以经常干坏事,夜里偷偷喊住往来小贩,透过墙上的窗户,把他们卖的馉饳、麻饮鸡皮连碗一起放到桶里,吊上来吃。

    背着家里人半夜里偷偷吃东西的滋味,别提多好了。

    为了夜里吃东西的好处,元娘脾气好得很,也不计较,一味笑眯眯附和。

    她这样,王婆婆哪能接着念叨,没好气的道:“这么机灵,也不知像了谁,罢了罢了,先走吧,别叫人家等我们,那就失礼了。”

    一家人这才动身。

    她们到的时候,窦老员外亡妻娘家人也回来了,但是窦家阿嫂的娘家,俞家的人里只有俞明德到了,其他人还没回来。

    窦老员外亡妻娘家人姓范,原本也是富户,只是从他们家老太爷过世以后,家里的子孙都不善经营,把亏欠的铺子给卖了,这些年都在吃老本,好在还有点田地傍身,总不至于流落到抛头露面的地步。

    而且范家人一直咬牙供家里的男孩读书,肯定是比不得陈括苍的罕见天资,也比不上俞明德的聪慧,但他们勤勉不愚钝,真要是能搏个功名出来,家里也算有望了。

    为此,范家的女儿闺中穿的都很朴素,过年才穿上新衣,但也只是颜色最便宜的青蓝布料,不像俞莲香穿的是绸裙,褙子上绣了花纹,颜色也是难染的品红色。范家的女儿往往也要接些简单的活计,在自家里做,所以身上都没什么骄奢之气。

    今次来的范家未出阁女儿共有三个,一见到元娘来了,都簇拥围上去,拉着到了窦二娘边上,叽叽喳喳,好不热闹。

    一会儿一个表姐,一会儿一个妹妹。

    等到开席的时候,元娘心里可算松了口气,吃东西好,吃的时候话少。

    虽说都是亲戚,但就算是地里刨活的农人家里也有讲究,作为汴京城内日子过得还算体面舒心的人家,男女自是分席而坐。

    但他们不似真的高门大户,能把说书人、杂班、小唱这些勾栏玩乐叫到家里头,更不必担心失态,所以就摆了两个大八仙桌,中间用屏风隔开。

    屏风上绣的是八骏图,不必猜,这就是窦老员外的珍藏。

    若非是正月待客,他才舍不得拿出来。

    窦家是整个三及第巷宅院最大的一家,因而他们用饭的堂屋也近乎是元娘家的两倍大,放两张各能容纳十几二十人的大八仙桌并不显逼仄。

    而且他们的堂屋很空荡,应是因宅子大,有单独的库房,所以不曾堆了杂物,像方婆婆家的堂屋就放了酒瓮、纺车、雨具,墙上还挂了蓑衣。

    窦家的堂屋里,除了正对门摆的待客坐的太师椅和桌案,侧边用饭的地方那么大,却只有八仙桌,地上铺着平整的石板,夏日沁凉,冬日冷脚。不对,还有不起眼的红木缠枝花几,这摆件是好东西,但应该是从前传下来的,和堂屋顶着房梁的柱子一样,都掉了点漆,显出年岁来。

    窗扉开得也大,左右两边的窗户开着,既能通风,又能叫外头的日光照进来。

    为了彰显绣工好,屏风上的布很薄,正对着金灿灿的阳光,对面人的轮廓尽显。

    元娘能清晰辨认出那边的每一个人,看出他们的动作,脸上的神情是仰头大笑,还是推搡着酒杯胡乱笑,不论哪种,动静都是很大的,很恣意畅快,光打在他们身上,活在晴日底下。

    一定很暖和。

    反观女眷这边,大宅子修建时光线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盛夏漫漫长 回档万次,皇帝跪求我登基 守护甜心横滨分店 不准在酒厂当纯恨战士 万人嫌认错网恋对象后 我靠写鬼故事爆红全星际 你一小黄毛,咋就族谱单开了? 穿越大宋:逆转靖康 重生八零俏娇妻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