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-50(8/36)
这席面比起高门的还是逊色许多,不说菜肴的珍稀,只说规矩便不同。高门大户吃上等席面,是一酒一菜的换,饮尽一杯酒,便换一道菜,奢靡繁琐不已,光是仆人就忙得不行。
吃酒尽了兴,男子那桌免不得喧嚣起来。
窦家阿嫂便把一众女客带进垂花门内,这儿是后院,男子等闲不会进,她们亦可以尽兴。
吃席吃席,尽兴的头一遭便是行酒令。
后院的地开阔,可比外头的堂屋暖和,阳光铺洒在地上,勾勒出檐角瓦片的形状,还有婆娑树影,因着叶子掉落得差不多了,日光无所阻碍。
又没有男子在一旁,气氛一下就欢快了起来。
之前,她们连用饭的动静都不敢太大。
一说行酒令,俞莲香就迫不及待起来,往年都是这样的流程。所以今年为了能一鸣惊人,她特地早早的买了最时兴的酒令。
行酒令的规矩各有不同,有作诗的,有投壶的,亦有看运气的。
俞莲香买的要在投壶上头更添一点新意,是位有名的文坛大家近来新钻研出的。
竹筒里放着九根竹签,每根竹签顶上各写这一个动物的字,譬如熊、兔、鱼等,共九种。与之相应的是个大圆盘,约莫到人胸前高,可以转动,也可以静止不动。
抽中的竹签写着什么动物,就要把镖射中圆盘上的那个动物。
若是输了,就得喝酒!
这个的确有新意,但就是不容易赢。
因为俞莲香只买了竹筒和竹签,但是没买圆盘,只能是几人一块在纸上画出竹签上的动物,贴在树身,然后对着画出的动物掷镖。
可树身多硬呐,几个小娘子说到底是娇养长大,没真正干过粗活,准头是有的,却扎不进去,只有元娘稍稍好一点,她从前做过农活,力道大,侥幸中了一回,余下的妇人里,只有王婆婆回回都赢。
一直赢或是一直输,都没甚意思,所以即便是给俞莲香面子,众人也只是意思的玩了两回,喝了两杯酒,就换了竹筒。
最后拿出来的是窦家阿嫂陪嫁来的行酒令竹筒,这是她未出阁时玩的,几年过去,已经不时兴了,但是对几个年轻小娘子来说却很新奇。
既是窦家阿嫂带来的酒令,自然是她打头抽。
结果就抽到了……
【攀树一炷香,否则罚酒一杯】
窦家阿嫂利落认输,她也不扭捏,痛快喝下一杯酒,边笑便摆手道:“我实在不比得闺中,都是做娘的人了,爬不得,爬不得。”
接着是范家的一个小娘子,让她作一首有关“春”的诗,然而她都不识得几个字,只好苦笑认输,自罚一杯酒。
轮到俞莲香的时候,更有意思,成了体力活。
【背美人一刻钟,认输罚酒一杯,输则三杯】
俞莲香是个争强好胜的性子,她环视一圈,果断应了,然后把最年幼的珠姐儿给背了起来。
她自信道:“我们珠姐儿生得粉雕玉琢,来日肯定是小美人!”
珠姐儿也昂起头,骄傲不已,童言稚语道:“我大了以后,肯定会像元姑姑那样美,是大美人!不是小美人!”
小孩子一认真,众人都忍不住哄笑,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。
珠姐儿虽轻,奈何俞莲香身体娇弱,没多久就开始吃力,背到最后,明明是冬日,她额上都沁出汗了。正是因此,气氛才烘托得更热烈,几个小娘子不约而同倒数数。
她坚持到最后一息,众人欢呼。
俞莲香骄傲不已,享受着胜利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