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-70(1/46)
第61章 “好有缘呢,不如出去瞧瞧?”元娘看着那人的侧脸和背影,已经将人认出来了。
还不等她有所反应,那人似乎动了,他要去边上折柳枝,也正是这一侧身的功夫,叫他能瞧见元娘这边的情形。
两边人说隔得远,倒是依稀能看清脸,说隔得近,并不能听见交谈的声音。
元娘下意识扭头避开目光,状若在和身边人说说笑笑,她不想让魏观发现自己在看着他。抓着徐承儿硬扯了些话,脸上的笑容灿烂,但手脚僵硬,甚至不敢大口吸气。
元娘觉得自己现在像是粉捏的小人,得受桎梏,否则动作大点就碎了。
她心里也没底,估摸着差不多了,才把头扭向正前,却见魏观也已经回去。
他折柳赠友人,正目送对方*骑马离去。
因为那位友人骑得有些远了,而且还戴了笠帽,同帷帽不同,笠帽沿边的布很短,只到耳下,估摸着是用来挡日头和风沙的。友人前边有仆人牵马,后面跟着几个家仆,穿着短打,用扁担挑起行囊。
若是远行,也不知挑担家仆会不会废了一双脚。
但自来如此,便是公卿府第也不可能让仆人乘车而行。
旁边的徐承儿早察觉元娘的不对劲,但她是好姐妹,自然不会拖后腿,就是没话,她也要配合的做出和乐说笑的样子。
现下见到元娘又不说话,直勾勾地盯着亭子那,徐承儿便知道是不用继续佯装交谈了。
她也跟着一块看过去,因为没有正脸,一时间倒是没认出什么。
徐承儿小心扯了扯元娘的袖子,低声道:“怎么了?”
除了元娘身后跟的万贯,还有徐承儿身后跟的香附,边上没有什么人,其他小娘子都齐聚在搭好的棚子前,看似和睦,实则还在攀比衣裙。
自然没空看向这边。
元娘这才小声道:“那边,好像有魏观。”
听见元娘这么说,徐承儿先是一惊,接着摩挲下巴,若有所思的说,“若要这么说,我觉得亭子边上有个身影还挺像文修的。”
两姐妹目光对视,都生出了些兴趣。
“方才他看见你了吗?”徐承儿问道。
元娘摇摇头,“我不知道,他转身的时候,我有点慌,就侧头和你说话,没看见他是不是望见我了。”
这可就为难了。
她们又不大可能自己上去,要见面打招呼,也得是他们过来才行。
正在这时,棚子里的几个小娘子比累了,索性来喊她们俩一块回去,说要去养种园看景色,那里一年四季草木茂盛,很值得一看,然后还能去玉仙观。
玉仙观是汴京人游春必要去的名胜之地,当然,附近能去的道观、园、楼、亭榭数之不尽。
但实际上,这几日只要是在汴京方圆百里之内,就不会有寂静的地方。
这些去处也会全都是人。
可既然出来了,不游园不上香,就太可惜了。
四处游玩,还要上香祈愿,最好能趁着好签文得个好郎君。
*
一行人说走就走。
虽然都是小娘子,但是粗略数来,有好几个呢,而且身边还跟着婢女,周围纵有繁盛花木,也不至于遮挡视线。
再说了,青天白日,而且处处是人,便是年轻的娘子郎君想偷偷幽会,千辛万苦寻了个僻静点的地方,一抬头一转身,也会发现树丛里有结伴小娘子在采菇的身影,草丛里有小郎君在趴着捉蟋蟀。
看似无人,处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