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红薯小说网

红薯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两宋传奇 > 第31章 心潮澎湃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31章 心潮澎湃(2/3)

知后大发雷霆命人四处追击,可无果而终。目下普陀山几宝岭下东侧岩洞中有‘仙人井’,其水虽大旱大潦亦无增减,色味甘洁,井窟中寒气侵人,虽酷暑不可久居,相传为安期生炼丹之处,贫僧曾率弟子亲往查看,果然非同一般。西南海中的桃花山,传说是以安期生洒墨成桃花而得名。我普陀山上的会仙峰,亦名天柱峰,丛岩耸峙,广崖巨壁,展列如屏,冥蒙杳霭,恍若神仙来会,相传当年安期生曾鸾骖鹤驭来游于此,实乃天外飞仙。追怀者有诗《安期仙井》云:‘安期炼丹处,遥指仙人井。华盖结树冠,玄泉烹清茗。寒懊复暑凉,甘润称逸品。任凭沧海淼,只取一瓢饮。嗟尔名利客,至此应知省。世人多弃此,熙攘几宝岭。’诗《会仙峰》云:‘会仙峰上待仙来,鹤驭鸾骖仔细猜。天柱巍巍高百丈,分明海上是蓬莱。’又有诗云:‘群仙高会处,即此是蓬莱。略试神通手,莲花顷刻开。’”

    余下马上追问:“前辈,除了此人,还有何人?”

    沈海天捏着俗珠,口念阿弥陀佛,喃喃道:“另一位曾在我普陀山经年累月隐居修道之人是梅福,字子真。他精娴诗书,博学多才,曾补南昌尉,因见王莽擅权,汉室将倾,便弃妻子,隐姓埋名,于汉平帝元始年间渡海来普陀山,结茅山椒,采药炼丹,直至终老。后人因此称此山为‘梅岑山’,此名沿袭到我大宋。还记得宣和年间,山上尚有梅福留下的‘履迹瓢痕’。眼下我普陀山普济寺西北有梅岑峰,冈阜起伏,林壑幽美,峰顶建有梅福庵,相传是当年梅福结茅隐修之处。梅福庵内有灵佑洞,又名炼丹洞,内壁岩石嶙峋,状若百兽,崖间渗水,常年不息,倾入仙童葫芦塑像中,被称为‘仙水’。贫僧可不信什么仙水,但求我普陀山佛光普照,佛灯高照,洪福齐天。”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普安见沈海天如此头头是道,不由佩服起来,笑道:“前辈所言极是,没想到普陀山也有这般道家人物。”

    沈海天听了这话,就继续介绍开来,原来也是兴趣不减,看晚辈这般追问就喜乐无比,马上叹道:“葛洪,字稚川,自号抱朴子,精通神仙修道之术,曾游历我普陀山。如今普济寺慈云石东侧,有葛洪井,水色湛碧,沁人肺腑,渗水涓涓,昼夜不息,相传为葛洪当年炼丹所凿。在普陀青鼓山西,坡陡之处有裸岩八处,散布冈阜,石色白,玲珑似玉,异于它峰,相传此岩与八仙过海的道教传说有关,被称作‘八仙岩’,你们如若想去,未为不可。”

    武连听沈海天此番介绍,顿时大惊失色,原来普陀山实乃一座道家境界,可如今成为佛家圣地,不由感慨万千:“虽说太上皇尊崇道家,可钦宗皇上信奉佛家,如今皇上不知信奉什么。”

    余下插嘴道:“如今皇上信奉什么,我们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沈海天道:“普陀洛迦山上,有观世音宫殿。据传释迦牟尼佛在我普陀山与观世音菩萨等无央数菩萨、声闻、八部天龙聚会说法。观世音菩萨除成就大慈悲外,还善能修持无量陀罗尼门,密放神通光明。大唐玄奘法师到印度时,曾到普陀洛迦山瞻仰观音圣地。《大唐西域》玄奘所记的布怛洛迦山,陡峭挺拔,一般凡人难以攀登,唯观自在菩萨往来于此。观自在菩萨常现自在天形,或涂灰外道,慰喻世人使其所求,得到满足。以何身得度者,菩萨即现何身而为。观世音菩萨在此山为无数菩萨、声闻、八部天龙说法外,还常随释迦牟尼佛到各地说法。如《十一面神咒心经》说:佛在室罗伐竹林道场,观自在菩萨与无量俱那庾多百千持咒神仙前后围绕。洛迦山西距普陀山千里之外,从普陀山远望如一尊海上卧佛。你们目下所处便是我普陀山百步沙。好了,贫僧要主持教派事务,你们自便,不便陪同,还望见谅。”说话间微微一笑,片刻离去。
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[综] 大舅攻略日记 [综漫] 大正美食记 [综漫] 不想当鬼王的柱不是好柱 [综漫] 穿成缘一的早逝妻子后 重生80:断亲后,他们哭求我赏口饭 [综漫] 谁要嫁给人间至屑 [综漫] 前男友们在乙女游戏里追杀我 重生1980,从送四舅爷蹲大狱开始 [海贼王同人] 被迫在伟大航路成为卷王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