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红薯小说网

红薯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太子殿下C位出道 > 90-100

底色 字色 字号

90-100(13/27)

个礼,急道:“殿下,听闻几位大人上了急奏,陛下紧着召您过去呐!”

    父皇急召,是为何事?

    慕秋筠愣怔间脚步陡转,几乎没走出两步,四周景物一变,已然到了书房。

    一纸奏疏转递眼前,慕秋筠打开,只见触目四字:黄河水患!

    崇德帝端坐御座之上,即便深夜,仍旧精神奕奕。几位臣子立在另一侧,都听到崇德帝威严的声音:“筠儿,此事交给你办理,应当如何?”

    尘封的记忆扑面而来,慕秋筠几乎脱口道:“儿臣以为……”

    四字既出,他顿了下。

    他记得这一幕。

    十六岁那年,黄河水患,周遭三州皆受水灾,民众流离失所,饿殍千里。

    崇德帝深夜召他入书房,询问他的见解。

    他甚至记得自己当初是如何回答的:应先安抚百姓,开仓赈灾,将受灾百姓转移到附近州县;再修堤筑坝,改善水路;如有可能,尽力恢复受损良田……

    他自问思路并无问题,斗胆抬头,看到的却是父皇沉沉失望的眼神。

    慕秋筠感受到帝王那沉重的视线,他垂首,将记忆中的回答复述了一遍。

    崇德帝勃然变色,拍桌道:“‘民为重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’,《孟子》到底被你读到哪里去了?!”

    刷的一声,众人齐齐跪地。

    慕秋筠看到了记忆中的自己:他低下头,脊背脖颈却挺得笔直,只当父皇心情烦躁,又拿他做了出气筒。

    他并不觉得自己回答有什么不对。

    如今,相似的龙威笼罩头顶,慕秋筠垂首,双臂平举,颤声道:“儿臣不解,请父皇明示。”

    崇德帝看着他,轻轻吐出一声叹息:“‘乐民之所乐,忧民之所忧’,你可知百姓忧在何处,乐在何处;为何而忧,为何而乐?”

    慕秋筠遽然抬头,冒犯地直视龙颜——

    他看到了崇德帝眼中沉郁的担忧。

    帝王的嗟叹轻得像风:“这天下交给你,朕如何放心啊……”

    皇袍玉冠的皇帝走下御座,来到他身边。他跪在地上,背对君王,却仿佛借助君王的眼睛,看到了书房外的桂树,视线又穿过桂树,俯瞰纵横交错的山河。

    然后来到了麦田间。

    “真正的帝王术不在书里,不在太傅口中,不在朕,”他沉沉拍着慕秋筠肩膀,指着门外道,“在山野间,在集市上,在百姓众口-交传的言语里。”

    慕秋筠急促地起身,转头却发现门外是千亩良田,金黄的麦子无边无垠,天空清澈得如同洗过,穿着汗衫的百姓在田中劳作。

    紧接着——不过转眼——滔天洪水直冲而下,浑浊黄汤以破云之势冲垮麦田,遍地浊水,根苗不见。

    无数百姓流离失所,官兵竭尽全力拖拽他们到远方安顿,他们却不依不饶,哭着喊着:

    “我的田啊——”

    “我的家啊!”

    多少人跪倒在地失声痛哭,在那粗布长衫的人群中,慕秋筠看到了白青禾和李成收。

    两人悲痛欲绝,恨不能手脚并用奔向浊水,奔向自己侍奉了那么久的幼苗。

    有人在身后拽他们,但他们用尽全身力气不肯离开。

    这是在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人,他们的脚时刻踏在这片土地上,他们全部的心血都交付给这片土地,官府可以硬拉着他们安顿去别的州府,但……

    转瞬场景又变。

    青天白日,明镜高堂。

    巡抚大臣送来新的消息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我靠刺绣在古代飞黄腾达 我和狼王有个约会 腹黑娘亲萌宝贝 天命贵女 绝色御灵师:鬼王宠妻无度 将军,我在古代等你 邪妃惊华:废柴狂小姐 穿越驭鬼狂妃 大明帝师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