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、散兵游勇(2/4)
是祭祀之类的大型场合,又是会戴。然后是分封,以柳双双贫瘠的历史,就记得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,差不多是秦时。但明朝好像也有分封,应该叫藩王制吧,什么削藩之类的。
这三公,呃,三公九卿制,是到隋唐为止?
武隆实行的郡县制,怎么说也该是春秋之后,可应王又没听说过楚庄王“一鸣惊人”的典故,好歹出身皇室,总不能技能都点到打仗去了吧。
而且,应王有封地,有私兵,又有门客、军师,要是靠后的朝代,那应该是称幕僚?一般还会有随行的朝廷官员,说白了就是监视,但应王封地就没有。
或许是天子势弱,派去的官员都没了,应王一家做大?
柳双双心里摇头。都过去了,还是多想想现在。
她强行将思绪拉回到当下,不管什么朝代,有些东西是共通的,她盯着一个个死不瞑目的人头,脑海里第一个印象是京观,即将人头垒成塔,很多朝代都有类似的做法,炫耀军功,震慑敌人,以慰亡者。
毕竟斩首是个力气活,伤刃又费力气……柳双双愣了愣,有点惊奇自己竟然这么快就适应了这血腥的场面。
总之,排除喜好方面的原因,无论是习惯还是泄愤,这支身着甲胄的散兵游勇,都不像是朝廷的兵。
难道说,是误入江远县的山贼、马贼?
亦或是……杀手?这个时代,应当是叫刺客、死士。但这身形,有些士卒开始脱甲,隐约能看出些肌腱轮廓。里边还有一层锁链般的软甲,这是,锁子甲?造价不菲。
当兵的和平民百姓,虽然都是干的力气活,但发力方式不一样,外形姿态上,自然有所不同。柳双双虽也没见过多少兵,但逃难队伍里,多的是流离失所的农户。
因而一眼过去,就看出了其中不同。
这身形,牛高马大,像重型坦克似的,显然是好吃好喝供出来的,装备也不差,平头百姓缺少荤腥,肌肉不显,即便天赋异禀,总不可能扎堆出现。
但谁会派那么多个青壮精兵,深入敌方?暗杀嫌多,突袭嫌少,进退两难。
肯定是有别的目的。
柳双双心里想着事,手上动作倒是不慢,旁边有哆哆嗦嗦,半天脱不下外衫的,又被那些个兵痞教训了一番。
看来他们压力很大。感受到紧绷的气氛,柳双双暗忖。
联想到之前的猜测,城中来了个大人物,为护他周全,因而全城戒备?
还是说,这伙人行动失败,才让全城封锁,有人暗中排查,好来个瓮中抓鳖?
“穿上!”
一行人被逼着互换了衣裳,但体态神态还是做不得假,最重要的是,这甲胄,真重,感觉不太像步兵的轻甲,也不像是重甲。
那是……骑兵?总不是水兵,水兵一般不着甲。
柳双双心里绕过几道弯,隐隐有了些许猜测,该不会是骑兵深陷敌营,无意间扎进了中军大帐这般情节吧,路上有士兵巡查,还有李暮回家却被人砍了一刀……
嘶。她暗暗心惊。
“头儿,真不能……”
说话的人有些不舍地看着囚犯们身上的甲,那可是稀罕货,能当传家宝的,就这样舍了,到底可惜,如今他们就穿着粗衣麻布,四下穿风,就算里头还有一件软甲,那也像光溜溜的牛羊一样。
士卒心里没底,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犹豫迟疑。
还不如直接杀出去……
“想死想活?!”
小头目满脸凶煞,眼里渗出了戾气,他看向垂头丧气的手下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