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意拳练习一年各种惊人反应:劲换不断(2/3)
总之,三体式的作用很多,再在此不一一赘述。
初学者切记,三体式需要下功夫站,各部位要领是互相联系的,不是独立存在的,如“沉肩”和“头顶”就互相影响。
各部位的要领不是一下子就能全部做到位,要持之以恒,加上老师要不停的给调整姿势(俗称“校架子”),最后才能趋于完善。
“三体式”就如高楼的地基,只有打的牢,楼房才能盖的高,到最后功夫的层次也才能上的去。
印象中一位老师父说过一句话,说“练了一辈子,练得就是最基本的这些东西”,我是非常受触动,他说的太对了。
再次,初学者练功时一定要专注,就是注意力要集中,这样才能抓住要点,事半功倍。
还有拳谱里讲“心要暇”,就是心情要舒畅的意思。
练功时还要注意放松身体各部位,注意“松”不是“懈”,需要慢慢体会个中滋味。
呼吸要自然,不能憋气,待到形正了,就自然出来腹式呼吸了,对身体是有极大的好处的。
以上所写,都是本人切实体会,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。
形意拳发力的核心机密
发力就是发出力量,这是字面上的解释,放在拳学里又有更为精妙的解释!那么究竟什么是发力呢?怎样训练呢?
发力似乎是很多人心中极其神秘的东西,似乎越古老,越传统的才是最好的,那么拳的发力机密又是什么呢?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下面来谈谈!发力说白了,就是整体的协调运动,它是通过局部表现出来的整体的合力!
发力需要整体的同向协调运动,即一动而全身无处不动,整体的运动是与力的方向保持协调一致的。
只有全身各个部分向同一个方向共同参与运动,形成整体的合力,才能称之为整劲!
而局部发力实际上就是整劲的外在表现!
整劲的求取方式很多,具体如各种站桩,操桩等等!
但是归纳一下就不难发现,不管那种方式都可以归为 2种,即形体处于静态时的求取和形体处于动态时的求取!
即使是静态求取也并非完全静止不动,而是外静内动!
如三体式桩功,以全身各局部对挣通贯整体形成整劲。
本拳的发力核心训练是基于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,简化了烦琐的细节,创新而成!
其最大的特点在于,直抓发力核心,即变挣与抖震,它是通过一个抱桩来体认发力的核心形态。
由此而衍生出两个身法运动即拧裹变挣和展合开胯,拧就是拧身,裹就是两肩内裹,变即变身,挣即对挣;
展就是向外,合就是腰胯向内收,开就是局部展开,胯就是腰的抖震!
拧裹变挣是针对拳法及部分腿法的发力模式,展合开胯是针对腿膝及部分身法的发力模式!
可以说掌握了这两个身法运动就掌握了一切攻击的发力!
由两个身法运动衍生出各种单操训练,即操桩!
一切拳腿肘膝都在两个身法运动的模式下生成!
通过这样的训练,你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发力,达到拳与力融,拳拳到位的发力状态!
形意拳其最主要的特别之处在于解决了发力的问题,发力实际上是功夫中不可缺少的,他直接决定了打击效果,决定了是敌人死还是我亡的结局!
我有一次看到人打架,一个人对准另一个人的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