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意拳,如何改变人的相貌(气质)?(2/3)
也才能使内劲逐渐充盈,打得实,放得远,势若奔雷,有了这种疾用骤发,迅猛刚实的爆发劲,才有不用借外力全由自身发劲的本钱。进而再经过实练和默悟,从而使内劲渐渐充盈,刚中寓柔,刚柔相济。
在“一动无不动”中,动则“拳打三节不见形”“起落一贯三催劲”“劲由内变,化乎即发”“打而不知,沾上难变”就步入了暗劲的妙境。
你的拳再打得天崩地裂,实战中打不上人,都是花架子!
从实战角度谈“拳劲”我们练武,还是多从实用的角度考虑,别被名词、门派、传说拘束住。
首先说说“拳劲”。
很吸引人的一个名词啊,几乎所有拳派都以这个为核心。
很多人被这个词迷住,苦练多年,结果呢,下场子就被人揍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光去练这个名词了。
比如拳劲里“整劲”这个概念,有些人站桩或者盘架子觉得自己身体厚实了,有点整体如铸的感觉了,就以为得了整劲了。
殊不知这是个一辈子的事,谁能真完全整?
这没个标准,就好像说那些老前辈:某某功臻化境------他在世的时候敢这么说么?那他还练什么?!
这些都是个名词,说法罢了。
还回来说“整”。怎么为整?整就无敌了么?不是那么个说法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练拳的盘架子,很多人都可以打得很整,很漂亮,但是,这很多是借架子的形才发挥出来的。
实战用的是身上长成的东西,所谓外形化在身体里的东西,那时没有外形借助,你能发挥多少呢?而且是高频率,高爆发力。
不客气地说,很少有人能做到,练时漂亮,用时接不上手的大有人在。
什么是花架子?不是只有高、新、美的是花架子,实战中打不上人的,都是花架子。
所以说这个整,不是看表演,是看实用。
天津卫的老武术家,多多少少都会几手通背,就算自己不练,也会教给想学实战的弟子。
“这门东西上手快”,是能够量产高手的拳种,这是大家公认的。
世间任何武术,其实都是整的,也可以说都是不整的。
从实用角度看,譬如散打,实战中假如只能发挥出上三节的整力,而我们的内家,如果实战中只能发挥出肘部以下的整力,你有什么资格说人家不整呢?
这个整,是方方面面的综合体系协调而来的,如果不是经过体系训练,在实战中是发挥不出来的。
局部的整,也是整;整体的整,也是整。
真正的整体,总要伴随功夫的成长,而由局部逐步发展上来。
关键是,我们要明白,如何一步步练出来,不在某个阶段束缚住就是。
再一点,不是打得天崩地裂就一定好用。
有些人的劲也许打得不漂亮,也达不到什么化境,但是就是有用。
有些前辈打拳总是漫不经心的,像玩一样,但是求出来的劲力毒的很。
所以真正我们练发力、用发力,是要看效果的,而不是表演。
什么手头颤阿之类的属于表演效果,不是我们追求的。
打一下,要看能造成什么效果,能有多少力刹入对手体内,这是我们考量的。
实战对手在动,你也在动。不可能还按照练时的模式打,必须随机随意发力。
譬如劈拳,练的时候,起钻落翻要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