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意拳“龙蹲虎坐”,摇首搅尾闾动如飞龙升(3/3)
不到一分钟,就痛苦的站起,说:“这比死都难受”。所以,初学者最好不要上来就学站三体式。
开始最好以体能练习为主,最直观的就是跑步,过去的前辈都是这么练的。
我的住处离工作地点十余里地,开始时的一年里,我都是早上跑步上班,开始一个多小时,后来一小时左右就能到达。
一年后气血非常旺盛,耐力大增,全身协调性有了高度提高。
之后练习蹲起,这种功夫并非只练习腿力,主要是促进气息的畅通,达到三百个后,觉得腹部充实,神清气爽,腿部在经历几次换劲(肌肉酸痛)过程后,力道大增。
之后站三体式觉得轻车熟路,很快就把胯坐到了家,并体会了六组争力。
站完后,丹田充实,头脑清醒,格外的精神。
磨刀不费砍柴功,练习形意拳要循序渐进,分清层次,急于求成只能无功而返,最后一无所得,虚度年华。
三体式5项重点,缺一不可!
1、内三合:心与意合:心动顺意随,集中精神不能“三心二意”;意与气合:以意领气,随着自己的意志来活动,让其上升则上升。
让其下降则下降,使体内大气之运行随着自己的意识流动,则逆气不能产生,呼吸阴阳纯任自然而无阻滞; 气与力合:就是当气下降时,内脏要随之松弛,气上升则随之而紧缩,动静相随,内外一致。
2、外三合:手与足合,肘与膝合,肩与胯合。
3、三圆:背圆(如虎背熊腰——含胸拔背)、手圆(掌心空如抓圆球,形如虎爪)、足圆(脚心空如行泥地)。
4、头顶项竖:头顶,如泰山压顶,用力上顶。项竖,如猛虎争食。定如钟鼎,动若发机。
5、提肛、收腹:此为三体式桩法的要求。就是肛门的括约肌有意识地收缩向上提,这样臀部受到约束就不能向外突出,前部小腹也就自然收敛。
《行意拳》经云:“谷道内提,大气归脐,丹田气满,充满身躯。”
因为三体式的要求严格,容易使学者精神集中,进而能使心血调融,改善血压高、动脉硬化、心跳过快等症状。
由于站桩在调整气息时血液循环不受任何障碍,故气能直达五脏六腑,及经络的未梢。
以意领气,循三阴三阳、奇经八脉之通道,下涌泉,上泥丸,息息相通,周流无间,小周天、大周天随心所欲“无入而不自得”,卷之则退藏于密,放之则塞乎天地之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