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意拳从实战中检验练功(1/3)
形意拳要多经实战练习,由实战中检验不顺之处,再从盘架中求之。如此循环往复,不计较一时之胜负,全在乎用心求理,则可渐精技击之术矣。
起势双手从体侧如抚一巨大之圆球,从球底到球顶,不能草草地举起、下按,这样练不出内劲。
三体式,不用力气,手掌前如触实物,用手掌稍微前伸,手掌如有物相抵,前伸之手如在水,或细沙之中之阻力。
关于抻筋拔骨,一个极度的伸展而已,用桩功练,到位后静耗就可,盘架子练,就只管一个打字。
单操一个劲打,其它不管,不用辅助工具也能出功夫;柔化训练,任其自然,功夫一样上身。
若有整劲的基础,加上类似静坐中的身体自然变化,提高整劲的质量,自然能有沾人之能。
化须练到沾触即化打,看不到化,圈小至无圈,实战中才能发挥内家之能。
先修外家经筋骨肌肉力道劲道之锻练,未来入了内家,先有有劲道力气,且外形强健好看身手敏捷。
刚尽则柔现,柔极则刚生柔劲如水中者脏腑碎,刚劲坚如石中之骨断。
人体骨骼如衣架子,脊骨动他骨无不动也。
观察动物或婴儿,他们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默都是纯任自然的,所以动物会敏捷、有力,婴儿摔到也不会伤着,在地上撒娇时大人也不容易抓住他们。
三回九转是一式,举手头足无一不是一式,如长江大海涛涛不绝,太极一套拳成一式较易,
手上是触点,劲根和劲源并不在手上,试试用肩背打人的效果,也就是用躯干来打五行拳的效果。
试试背着双手,打打五行拳,如果感觉和伸出双手无异,可以说是打对了。
柔要从顺中求,顺要符合拳式和规矩。
在姿势到位、符合规矩的条件下把拳式走顺。
开始练拳的一段时期或拳式姿势练错了要改姿势的一段时期,动作肯定柔不起来,要先弄明白每一拳式姿势的基本道理。
道理没弄懂就比划着练拳,如果只求健身倒是也无大碍,如果求技击道理,怕是终生无望。
开始练拳首要是明白拳式的基本道理,姿势要力求准确到位,
如果还没有熟练,自然顺不起来,也柔不下来。
随着拳式逐渐准切到位,逐渐纯熟,动作逐渐就走顺了,此时才有资格谈柔,
拳式姿势不正确,就谈不上顺遂,不顺遂就谈不上柔。
形意拳之精华所在
【步步不离鸡腿】
形意和心意对下肢的要求,模仿鸡走路奔跑时的姿态,由于鸡腿的特殊结构,膝关节后抽,使得鸡在奔走时双爪交互,用前足踩踏,后足提收,支撑腿在后,重心永远压在前进足上,每落步身体必然整体跟进。
使得鸡在高速的奔走时不仅能重心稳固,还能做到高速移动中骤然停止,肆意改变前行方向。
虽然人的膝关节和鸡的完全不同,但是这种轻提重落,重心压在脚步上,身体随时跟进的方法却是人可以做到的。
形意和心意拳取其意,移动时要求以胯带膝,以膝带足,以身领步,磨胫而行,让身体移动时体重的惯性力量随时压在步子上; 落步时根据不同情况打出踩、踏、趟三种劲,扑身冲撞时保持重心稳固,这才是步步不离鸡腿真意。
【起手鹰捉】
心意和形意最重要的劲力根基和打法根基之一。所谓起手鹰捉,是模仿鹰从高空下落俯冲时捕捉猎物时的姿态。
鹰猎取食物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