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意拳之“夹剪劲”(1/3)
形意拳讲消息全凭后脚蹬,怎么蹬?有点小技巧,这就是夹剪劲。大家可以先做个实验,用百米起跑的姿势,蹲踞式起跑。
现在回头看一下后腿,是不是膝向内夹呢?一定是的。后腿与前腿是平行的,膝当然要内夹了。
这个姿势向前的蹬力最大,所以现代体育科学用这种姿势做百米起跑的姿势。
形意拳的夹剪劲要求后膝内夹,就是这个道理。这样后腿与前腿主于平行,能发出很大的蹬力来。
常见有些人的拳架照片后膝外闪,桩架虽稳固却失了夹剪,动起来就会慢许多,不合拳理本义。
当然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,夹剪了,桩架的左右的横向支撑力就要差一些。
所以用夹剪的拳派往往喜欢主动进攻,一动起来,静态的桩架缺点就没了。
夹剪了,如果你还嫌蹬力不够大,再说个小窍门给你:把后腿膝盖向下跪一跪,跪得越低,蹬力越大。不信?你试试就知道了。
尚派形意的趟劲
尚派形意特别讲究脚下的功夫,尚云祥当年号称铁脚佛,可见足下功夫的深厚。
但这脚下功夫不是踢,而是趟。
尚派有一路特别的基本功,叫趟步。练法是斜身站立,两腿并紧,后腿膝盖顶住前腿膝窝,稍下蹲。此为预备式。
身体下沉,后腿蹬地,前腿猛地趟出,向前进一大步,后腿跟上,回复成预备式。如此连续不断地前进,力尽为止。
练这个功夫时要注意:第一,进步时身体的高度要一致,不能一起一伏。第二,后腿蹬、前腿射,前后腿一瞬间有分劲。
第三,力的源头在腰。第四,刚练时不求步大,有一定功夫后步子要越远越好。
第五,“生趟硬掘”是这路功夫的要点,前进时不要借助腰的拧转。否则练起来容易,出功夫的程度可就差了。
初练趟步很别扭,不得劲,习惯了就好了,功夫也就出来了。
趟步是硬打硬进的基础,前辈们一步出去,能把对手趟飞,可见其效。尚派的崩拳有特点,秘密就在趟步上。
转身的趟步练得不到家,趟人虚腿勉勉强强,趟人实腿就功力不逮了。
形意拳修炼到一定程度,身体会出现这些变化
一、骨更密。通过站桩打拳,可以让你的骨骼变得坚硬、密度更大、比重更大。
形意拳习练者很少有骨质疏松病患者,体重出奇得重——因为骨骼比一般人的比重大得多。
二、筋更长。通过抻筋拔骨,可以让你的韧带、筋膜变得有韧性和弹性,相应地拉得比较长——“腾起筋膜”,这样关节、肢体就更加灵活——这也是所谓的“化僵”之其一。
三、皮更滑。只要你练就内呼吸,皮肤就变得细嫩、柔滑且有弹性,究其成因,或许是皮肤的毛细孔参与了呼吸运动和气血行于腠理(皮和肉之间)而刺激了汗腺所致。
四、肉更软。外家拳追求的是(骨坚)肉硬,练出一身肌肉疙瘩。
而形意拳则是通过“化僵”,把你的肌肉拉长,让它几乎变为筋腱,变得更有韧性和弹性——这才是所谓的“松软”(但一旦受击又硬如铁)。
五、“四梢”之变。通体的毛发柔韧,特别是眉毛纤密,通常会长出长长的“寿眉”;
牙齿坚固,很少缺齿,我的一颗臼齿在前年龋坏而拔掉,半年后又长出新牙而让牙科医生惊愕;指甲变得坚韧而厚——这都是因为“四梢齐(惊)”的缘故吧。
形意拳的修炼一方面使体表特征变化,更能让人的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