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3章 走马上任(1/3)
今天是星期一,医院例行在医院礼堂召开全体医护人员,所有职工晨会。医院徐明院长主持会议,医院党委书记郭钢在会议最后说:“下面我代表医院党委宣布一项重要决定。”
郭钢抬头扫视一下会场与会人员,接着说:“胸外科人事调整:吴波升任副院长 潘六接棒科主任……”
然后埋头开始复读文件内容:
近日,医院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人事任免事项。经审议决定,原胸外科主任吴波因临床管理能力突出、学科建设成效显着,正式升任医院副院长,分管医疗业务工作;胸外科副主任潘六顺次接任科室主任职务,全面主持胸外科工作。
徐院长带头鼓掌,这个时候会场与会人员在徐院长带动下,掌声雷动。
郭钢继续埋头读文件:吴波在担任胸外科主任期间,带领团队开展多项高难度微创手术技术攻关,科室年手术量提升35%,患者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全院前列。其主导建立的"肺癌诊疗多学科协作模式"获评省级医疗创新案例。医院党委对其任职期间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,并期待其在副院长岗位上推动全院医疗质量再上新台阶。
郭钢又一次抬头扫视一下会场与会人员后,继续埋头读文件:
新任胸外科主任潘六为医院培养的骨干专家,从事胸外科临床工作18年,在食管癌根治术领域具有丰富经验。担任副主任期间,曾牵头完成胸外科智能诊疗系统建设,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。潘六表示,将延续科室精细化管理制度,重点打造胸外急诊绿色通道,同时加强青年医师腔镜技术培训。
此次人事调整体现了医院"以德才用人,以实绩晋升"的用人导向。分析人士指出,由内部培养干部顺次接任关键岗位,有利于保持学科发展连续性和团队稳定性………
郭钢讲话结束后,全场又一次响起来热烈的雷鸣般的掌声。
第二天,新官上任的吴波正常一日常规巡查每个科室的工作状态,走到医教科办公室时候,吴波正好看见只有医教科董建华一个人在办公室。
“小董好!”吴波副首先打招呼。
董建华抬头一看,顿时六神无主,惭愧,害羞,内疚,尴尬……五味杂陈。但是等缓过神来,还是迅速站起来说:“您好!吴院长!”
“想怎么喊就怎么喊,叫主任也行,只要开心,不必要拘泥称呼。医教科的龚主任他们哪里?”
“哦,龚俊主任他们刚刚去呼吸科了,说去呼吸科有事了。哦。”
董建华的脸瞬间羞红,他想对举报信辩解,喉咙却像被砂纸堵住,发不出任何声音。几天前,那被嫉妒和狭隘冲昏头脑的疯狂时刻,如同梦魇般重现。一封充满恶毒臆测、旨在毁灭两人名誉的举报信,被他匿名投递了出去。
董建华医生因为诬告吴波,被暂时取消在胸外科一线临床工作的权力,为期三个月。昨天刚刚调往医教科进行临时工作,主要任务是:自我反思、内部改造。
这处分像一把钝刀,割断了他作为外科医生的骄傲和生命线。他被调离了熟悉的手术台、病房,那个曾经意气风发、技术精湛的“董一刀”,成了医教科角落里一个沉默的影子。
他的胸牌被摘下,换上了临时的工牌,工作内容变成了整理陈年医疗纠纷档案、学习医院规章制度、撰写冗长的思想汇报。
吴波看董建华嗫嚅着红唇,知道她想表达心中歉意,但是又不好意思开口,便说:“小董,什么也不说了,我为师知道,你本性善良,没有恶意 ,不要太多内疚和自责,这三个月在医教科好好学习,反思自己,不断进步,三个月后,我来接你去胸外科报到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