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0章 陈仓暗度奇谋展(3/4)
勾出半片肺叶。"西羌铁骑在此!"他的吼声惊飞了栖息在谷口的夜枭,"降者免死,逆者喂狼!"王经勒马转向城西,却见张虎的连弩队已封锁退路。改良后的连弩一次可射三箭,箭镞涂着羌地的见血封喉毒。"将军,我们被包饺子了!"亲卫的话音未落,一支弩箭穿透他的咽喉,血珠溅在王经的蟒纹玉带上。
姜维策马而来,银枪在火光中划出优美的弧线。"王经,你我曾在祁山堡论过兵法,"他的枪尖停在对方咽喉三寸处,"可曾想过今日?"王经望着四周被火光照亮的汉军旗帜,突然想起战前邓艾的叮嘱:"若事不可为,便降。"他翻身下马,跪伏在姜维马前。
第四折 渭水伏兵显身手
正当姜维接受王经投降时,渭水上游传来战鼓声。邓艾的楼船舰队顺流而下,每艘船头都装着冲角,在月光下泛着冷光。"邓士载果然沉得住气。"姜维握紧武侯表,指针指向寅时初刻,"传我将令,伏兵尽出!"
渭水两岸的芦苇丛中,两千汉军士兵掀开盖在连弩上的草席。改良后的水上连弩用青铜齿轮驱动,底座装有铁锚,可固定在河岸岩石上。"瞄准船头!"校尉的令旗挥下,五百张连弩同时发射,箭矢破空声如群鸦惊起。
邓艾站在主舰甲板上,手中的酒杯突然震颤。他看见先锋船的船篷被射成筛子,士兵们的惨叫声混着江水声传来。"不好!有埋伏!"他转身想下令撤退,却见下游驶来数十艘火船,船头立着手持狼头刀的西羌女兵。
阿莱娜站在火船船头,狼头刀挑起一块燃烧的油布。"邓艾!尝尝西羌的烈火!"她大喊着割断锚绳,火船如离弦之箭冲向楼船。邓艾的瞳孔映着逼近的火光,突然想起三十年前在汝南见过的黄巾火攻,那时他还是个屯垦的小吏。
楼船躲避不及,被火船撞中侧面。浸了鱼油的船帆瞬间起火,火势顺着缆绳蔓延至整个舰队。邓艾被亲卫拖进小艇,回头看见自己的帅旗被火舌吞噬,"邓"字被烧得只剩"阝"部。渭水上空浓烟蔽月,汉军的喊杀声中,他听见姜维的声音:"邓将军,别来无恙?"
姜维站在河岸高处,望着败退的魏军露出苦笑。阿莱娜的火船队已追出十里,水面漂满燃烧的残骸。张虎递来水壶,壶身还带着体温:"将军,邓艾主力未损,怕是要去投奔钟会。"
姜维接过水壶,却没喝,而是浇在银枪上。枪尖的血珠混着水痕,在黎明前的微光中宛如泣血。"钟会的兵器还在函谷关,"他望向东方,那里的天空已泛起鱼肚白,"我们要赶在他前头。"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第五折 战后筹谋定乾坤
陈仓城破的捷报用八百里加急送往汉中时,姜维正在城头擦拭银枪。阿莱娜递来的热粥已凉透,上面浮着一层油皮。"伯约,你三天没合眼了。"她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,手指划过他眼角的细纹。
姜维抬头,看见城楼下的西羌铁骑正在整编。迷当的熊爪护身符在阳光下闪烁,老首领正用羌语大声训话。"西羌勇士们!"迷当的声音穿过晨雾,"跟着姜将军,有青稞吃,有仇人杀!"士兵们举起马刀,刀尖指向天空,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呐喊。
张虎呈上王经的密信,蜡封上的雍州刺史印还带着体温。姜维展开信纸,目光停在"钟会于长安铸甲"的段落。"函谷关是洛阳至长安的咽喉,"他用银枪指着地图上的黑石峡,"这里窄如瓶颈,若用霹雳火炸断,钟会的兵器就运不进长安。"
阿莱娜突然想起祁山堡的俘虏,那个临死前咬舌的魏兵曾说过:"钟会的甲胄都是洛阳金匠打的,每副甲胄都刻着'魏'字。"她将这话告诉姜维,后者的手指突然顿在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