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红薯小说网

红薯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逆天北伐: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> 第168章 祁山粮道生死劫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168章 祁山粮道生死劫(2/3)

”——每个窖里都藏着百斤霜刃麦,窖口用麦秆编成的“透气网”覆盖,既能保温,又能在危急时作为武器抛出。

    混战中,邓艾的坐骑踩碎麦窖顶盖,竟陷进齐膝深的麦粒。姜维趁机率连弩手包围,弩箭却避开要害:“邓士载,你我皆为屯田之人,何必将百姓的口粮化作战火?”邓艾望着周围燃烧的麦秆,想起自己在汝南劝课农桑的岁月,手中的开山刀竟迟迟未落。

    第三折 寒潭稻现惊敌胆

    祁山堡的地窖里,老祭师用狼骨测算水脉:“寒潭稻需极寒之水,祁山暗河的源头,怕是当年诸葛亮藏兵的‘冰渊’。”姜维摸着地窖石壁上的刻痕,“冰渊”二字右侧,竟有“伯约亲启”的小字——那是丞相的笔迹。他用武侯剑插入刻痕,石壁轰然翻转,露出通往冰渊的密道,道中寒气扑面,竟有冰晶从洞顶垂下。

    冰渊底部,数百个陶瓮整齐排列,瓮中泡着的正是五年前失踪的寒潭稻种。阿莱娜拾起瓮边的木牌,上面用朱砂写着:“此稻需以忠骨养之,待姜维至,方得破土。”她望向姜维,见他眼中泛起泪光——丞相临终前,竟已算到他会在祁山遭遇粮荒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“伯约,老祭师说,寒潭稻的根须像狼爪。”阿莱娜将稻种浸入冰泉水,种子遇水即胀,竟露出尖刺般的根须。姜维命人将稻种埋入祁山北麓的岩石缝,那里背阴面寒,正合寒潭稻的生长习性。曹霖跟着屯田兵搬运冰块,他忽然指着冰面的倒影:“将军,稻种的根须在冰下结成了‘汉’字!”

    三日后,寒潭稻破土而出,蓝黑色的稻苗在风雪中挺立,每片叶子都带着冰棱。邓艾的斥候探得消息,回报时声音发抖:“祁山北麓竟有青苗,叶如刀,茎似铁,邓将军……那是诸葛亮的‘鬼稻’!”

    邓艾望着地图上的祁山堡,想起民间传说:“诸葛丞相能令冬月生麦,莫非姜维真有鬼神相助?”

    第四折 羌汉同耕定军心

    立春当日,祁山粮道举行“羌汉共耕礼”。姜维穿着汉服,阿莱娜披着狼族盛装,两人共同将寒潭稻种撒入冰泉。

    老祭师用西羌语唱诵祝词,曹霖跟着用汉语跟读,两种语言的祝词竟在山谷间形成和声。

    屯田兵们将魏军的甲胄熔成犁铧,铧尖刻着“汉羌同源”四字,翻起的冻土中,霜刃麦与寒潭稻的根系已盘结在一起。

    “伯约,诺敏送来的冰稻酒。”阿莱娜递来羊皮袋,酒香中混着麦香,“她说陈仓的冰稻田边,已经种上了从洛阳带回的冬麦。”姜维接过酒袋,忽然看见远处的羌人少年们正在教屯田兵跳狼族的“猎麦舞”——舞步模仿狼扑猎物,却将收割的动作融入其中。

    邓艾的降卒被编入屯田队,他们望着寒潭稻的长势,忽然有人跪下:“小人曾在洛阳见过‘黄龙现’,今日方知,真正的祥瑞是能让百姓吃饱的麦子。”

    姜维扶起他,见其衣领内露出半截汉军护心镜——那是用阿莱娜的护心旗改制的。他忽然想起丞相在《出师表》中写:“亲贤臣,远小人,此先汉所以兴隆也。”如今他虽非贤臣,却愿以麦为兵,护百姓周全。

    第五折 太庙遗诏震中原

    元宵节,姜维率队潜入许昌。曹霖戴着帷帽,怀中的金匮贴着心口,传国玉玺的棱角隔着木盒硌得他生疼。阿莱娜扮成卖元宵的胡商妇,竹篮里的元宵馅用寒潭稻粉制成,咬开后竟流出蓝色汤汁——那是用冰稻花酿的蜜。

    许昌太庙的偏殿里,司马昭的亲信正在筹备“受禅大典”,殿柱上的“魏”字锦旗已换成“晋”。姜维用武侯剑挑开地砖,露出底下的密道——正是当年曹操藏“挟天子令诸侯”密档的地方。曹霖摸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[柯南同人] 与幼驯染相遇在酒厂 易神侠医传 全员修罗场!黑化男主都想占有我 重生以后包子的逆袭 十四岁匹夫,以凡武逆伐神明! 茶事婚约 九五至尊为爱发癫 四界姻缘簿:神君今天也在翻车 秽玉皇后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