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红薯小说网

红薯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逆天北伐: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> 第173章 洛阳城下战鼓催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173章 洛阳城下战鼓催(5/5)

阳光下闪着金光,那是他方才用鲜血染红的。阿莱娜走来,狼皮裙上的冰稻穗已换成汉家的丝绸穗子,她将枚铜印递给姜维——印文“汉大将军”四字,是用司马昭的虎头印改刻的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“将军,”曹霖抱着捆文书跑来,文书上盖着新刻的汉印,“这是洛阳百姓联名写的‘请战书’,连八十岁的老太太都按了手印。”他展开最上面的一张,指腹划过血手印,“您看,这是卖胡饼的张大爷,去年洮西之战他儿子被魏军杀了。”

    姜维接过文书,独臂微微颤抖。他想起诸葛亮在《后出师表》里写的“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”,忽然转身对阿莱娜说:“去把武侯纶巾拿来。”

    阿莱娜从怀中取出纶巾,残片在阳光下泛着微光。姜维将纶巾系在“忠魂碑”上,风吹动纶巾,竟在碑身投出诸葛亮的影子。他忽然拔出武侯剑,在碑后刻下“汉魂不熄”四字,剑刃划过石碑的声响,与当年诸葛亮在祁山刻石时的声音惊人相似。

    “将军,”邓艾拄着旗杆走来,铁链在地上拖出刺耳的声响,“某有一请。”

    姜维转身扶住他:“士载请讲。”

    “请允许某戴罪立功,”邓艾指着北方,“司马昭余党逃往邺城,某熟悉那里的地形。”他顿了顿,从怀里掏出个木盒,“这是某多年收集的魏军布防图,一直等着交给真正的汉家将军。”

    洛阳百姓听说姜维要北伐,纷纷前来送行。卖胡饼的张大爷送来一筐胡饼,饼里夹着纸条:“将军保重,老汉等着您凯旋。”年幼的孩童们则送来麦穗,穗子上系着红绳,那是他们母亲连夜编的平安符。

    出征那日,姜维骑着黑云马,独臂高举“汉”字大旗。旗面在风中猎猎作响,露出里面绣着的八阵图。他回头望向洛阳城,城墙上站满百姓,他们挥舞着麦秆,喊着“汉家必胜”的口号。

    “此去或许九死一生,”他对身边的阿莱娜和曹霖说,“怕吗?”

    “不怕!”两人异口同声。

    姜维笑了,独臂一挥:“出发!”

    大军开拔时,天空突然下起麦粒般的细雨。姜维抬头望去,只见无数麦芒在空中飞舞,竟组成了诸葛亮的纶巾形象。他知道,那是丞相在天有灵。

    此后数年,姜维率军北伐,收复了大片失地。他始终牢记诸葛亮的遗志,屯田练兵,安抚百姓,将汉家的火种重新点燃。直到晚年,他仍驻守在洛阳城头,独臂上的旧伤早已麻木,却依然每天擦拭武侯剑,仿佛在等待着什么。

    某天,夕阳如血,姜维站在城头,望着北方的天际。他想起了诸葛亮,想起了邓艾,想起了无数为汉家牺牲的将士。忽然,他听到远处传来熟悉的梆子声,那是沓中屯田时的信号。

    “丞相,”他喃喃自语,“伯约没有辜负您的期望。”

    说罢,他缓缓闭上了眼睛,独臂依然紧握着武侯剑,剑尖指向北方,仿佛在告诉世人,汉家儿郎的忠义,永不熄灭。

    多年后,人们在洛阳城头为姜维立了座雕像。雕像中的他,独臂握剑,目光坚定地望向北方。每当麦熟时节,雕像周围就会飘起淡淡的麦香,仿佛在诉说着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,和一段永不磨灭的忠义传奇。
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从零开始的变身白毛萝莉之旅! 下堂妻自救手册 [清穿同人] 九福晋是吞金兽 开局拜师盘古正适合暗中布局 炎灵珠 炮灰们别怕,族长她很是强大 退役后,她被病态粉丝痴缠 清冷白月光?不!我是天命大反派 新婚夜,王妃扛着火车连夜出逃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