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阳光海浪沙滩(2/3)
地从海里窜上岸, 拎起个破篮子就朝黑黑的女人站的地方跑,浑身的细沙噼里啪啦地掉落。跑在前面的孩子不小心磕碰了一下打了个趔趄,滴着水粘在后脑勺的小辫子扑哧散开了, 刚刚费了好大劲才挖到的小蟹子 、海蛤蝲等洒在了沙滩上 ,装死的海蛤蝲碰到水就想往沙堆里头钻, 从蚌壳里伸出软脚急急地扒拉沙子,还没等它形成一个小沙坑,小舵子手疾眼快,黑里透红的脚丫子噌地一下插进黄沙里,大拇脚趾头使劲一剔,海蛤蝲还没回过神来又回到破网篮子里,那些想借机逃 跑的虾兵蟹将们,在小舵子的左右开弓地围堵下只好乖乖就擒。小舵子的腿上腮帮子上全都 沾满了细沙,他使劲搓了搓,可黄细沙它没玩够不愿掉下去,偏要赖在他身上就是不走,看上去沙子 更多了 。小舵子费劲地拎着约十来斤重的破网篮子还想往前跑。
“辫子来桑( 辫子勒上)ℽ
黑黑的女人又扯着嗓子冲着俩孩子吼了一声。
小舵子下意识地摸了摸头才发现小辫子早散了,伸手乱摸头线,头线早不知溜到哪里去了,低下 头再找,一只黑黢黢( 区)的脏手递了过来 。石磨子使劲拖着自己的网篮在后面跟了上来,看着小舵 子找绑头发线,抓了一把散落在沙滩上被海水冲上岸的海草,捡几根粗壮海草递给小舵子 ,自己也把 散了的辫子系上了。小舵子接过海草看也不看撸起辫子随便捋了捋,将海草缠绕在头上了。黑黑的女 人扯过孩子们的破网筐瞅了瞅龇牙咧嘴地笑了:
“都扛上搅缺( 搅缺: 家去- 回家)”
孩子们扛着网筐晃晃悠悠跟着黑黑的女人向村里走去。这个黑黑的女人个子不高,二十几岁的样 子,黑瘦的脸透着几分蜡黄,乌黑的头发胡乱地向后梳着,两眼虽然很大,眉宇间却流露着木讷,豆 大的汗珠顺着发髻往下淌着,她捋了一下脸上的汗,袖子一滑露出白白的胳膊,蛮不讲理的太阳把胳 膊晒得分成黑白两截 ,瘦弱的身子掩饰不住轻盈的体态 ,破了又补补了再破的裤子无力地甩来甩去, 勉强遮着体 ,她叫安李氏 , 已是两个孩子的娘 ,村子里没人记得她的大号 ,大伙都叫她磨他娘。
这个村子叫安家村,村子里有百十几户人家,在两城镇也算是个大村子了,村里的男人们大都去 打鱼去了,村里穷,村里的渔民都没有自己的渔船,是跟着两城镇的大户们做渔工 。上了年纪的男人 们在家敲敲打打,修理着人家破损的渔船,女人们补着渔网还租种着两城镇里大户们的几亩田,拖家 带口穷对付着过日子。
村口有一棵老杨树,据说有几十年的光景了,还是咸丰皇帝登基时候,大户们为了留个念想而栽 的,如今已经蹿腾得高高大大的了,粗粗的树干 ,即便是三四个大人也抱不过来 。旁边立着块碑,上 头之乎者也地写了些什么,村里的人们都没文化,谁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,让孩子们搓磨得溜滑。树 上吊着个破铁锚,原本三根弯钩子还剩下两根,锈迹斑斑的铁锚不知咋弄的也是黑黢黢放亮,村里有 事就敲那个铁锚,当当当地响起来声音传得还挺远。树底下有一盘磨,那个磨磙子和磨盘是从与日兆 县城搭界的五莲县五莲山上弄下来的花岗岩凿制而成,又黄又黑个头还挺粗大,谁家想碾点什么都会 到这里推一推转几圈 ,也是村里人后晌午傍黑天闲磨牙的地方。
离磨盘不远站着两个粗壮汉,穿着衙门里兵卒才穿的衣服,胸前圆圆的勇字已经洗得模糊不清了, 脚底下蹬着微微发白的蓝布靴,其中一个壮汉叫于蚌,手里拄着一条红缨枪,焦黄的脸上横七竖八地 裂着弯弯曲曲的皱纹,黑黄的牙齿咬着一只旱烟袋,眯缝着小三角眼,嘬一口烟袋再用大拇手指摁一 摁烟锅子,鼻孔里飘出来的青烟呛得他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