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弘农练兵(2/2)
密下达的,只说如果有人持厉志的令牌找到各州郡的治安军,当地治安军马上服从命令听指挥。厉志可不敢暴露陛下就在剿匪的队伍之中,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心生歹意呢?
诸葛亮、郭淮虽然跟在蔡成身边一年多,可他们并没有实战经验,只是学会了如何做作战计划而已。
没人能要求三位十岁的孩子,能做出什么合格的清剿计划。
真正的计划,自然是落到了申金头上。
当然,直到他们三人做出清剿计划后,申金才会拿出自己的清剿计划,然后让他们三人对比,由此让他们三人知道,作战计划都要考虑哪些因素,如何保证更大的胜算。
蔡成的弟子,兄友弟恭,羡煞他人。
内阁挡不住刘协离开京都的决心,只好找到厉志,让他下令,让各地治安军保护好陛下的安全。
然而,内阁派出的、跟随刘协随身照料的几个太监,才到函谷关脚下,便被打发回来了。
太监们还带回了一封刘协的亲笔信,让内阁无须担忧,他会很安全。
然后,五千紫金卫,五百龙鳞卫,还有申金率领的五个特战队小队,包括刘协、诸葛亮、郭淮等人,便消失在了过了函谷关的大山之中。
他们进入大山后,马上都更换上了迷彩服,迷彩服里面着绸甲。
然后,五千紫金卫分为十队,全部撤了出去,两个任务:
一是发现山民,然后把山民迁移到关内平原。
黄巾之乱和羌胡叛乱,让关内平原的不少民众,或是迁往汉中避祸,或是藏于山中避祸。
二是绘制函谷关以西弘农郡南部山区的详尽舆图。回来后,再来完善河东郡山区的作战沙盘。
在管笃给的情报上,河东郡和弘农郡基本没有匪寇活动。
申金把紫金卫撤出去,目的就是为了练兵。
即便遇到小股山匪,以紫金卫的战力,也足以应付。
然而,紫金卫撤出去还不到十天,就不断回报,说是在熊耳山的一个山谷中,发现三万军队。
这些军队一日两餐,每日一练,里面竟然还有头戴黄巾之人。
不过,他们的兵器不整齐。
紫金卫摸到距离他们五里处,用望远镜观察,发现他们普通士卒用的都是木制兵器。
不过,军官倒是有皮甲,用铁制兵器。
难道这是黄巾军的余党?
这是郭淮提出的问题。
这当然不是山匪。
山匪不会有这么多人,而且大山中,也无法养活这么多人,况且数万人的粮食来源也存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