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1章 张灯结彩(2/3)
刘世延想起那个至关重要的日子。父亲本不同意他娶一个文官之女,是他跪在书房一整夜,才换来父亲勉强答应去提亲。
而更艰难的是谭家那边——谭继洵起初婉拒的理由是两家门第不合,武将粗鄙。
当时他站在谭家厅堂,隔着屏风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,鼓起勇气吟诵了自己写的《咏梅》:
"孤标傲世偕谁隐,一样花开为底迟。岂是寻常桃李辈,冰霜历尽见真姿。"
屏风后传来一声轻微的啜泣,后来谭淑仪告诉他,正是那首诗打动了她父亲,一个能为女子写出如此诗句的男子,绝非粗鄙武夫。
"父亲,儿子有一事相求。"刘世延突然跪下。
刘锦棠挑眉:"说。"
"淑妹喜欢《梅花三弄》,儿子想在迎亲时吹奏此曲..."
刘锦棠大笑:"去吧!当年你娘嫁我时,我也曾在帐外为她舞剑。年轻人,理当如此!"
午时三刻,吉时已到。巡抚衙门内外鼓乐齐鸣,迎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出发了。
刘世延骑在高头大马上,胸前系着大红绸花,腰间别着那支随身多年的玉箫。
不同于一般新郎的严肃,他嘴角噙着掩不住的笑意,引得路旁百姓纷纷议论。
"刘公子今日格外俊朗!"
"听说新娘子才貌双全,两人早就相识呢!"
队伍来到西厢房前,守门的正是谭嗣同。
他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,想起西安城城上初见时的刘世延,不由莞尔。
小主,
"想接我妹妹?"谭嗣同故意板着脸,"先过了我这关。淑仪最爱谁的诗?"
刘世延不假思索:"李清照。她尤爱《一剪梅》,常说'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'最得闺阁真味。"
谭嗣同眼中闪过讶异,又问:"她最擅长画什么?"
"工笔草虫,尤善画蝶。但她自认为画得最好的是哈密沙枣花,说因为那是我们初遇时戈壁滩上唯一盛开的花。"
谭嗣同大笑侧身:"过关!"
刘世延深吸一口气,取下玉箫。
当《梅花三弄》的旋律响起时,房内的谭淑仪猛地攥紧了手中的苹果。
这是他们在哈密养伤期间常常合奏的曲子,她弹琴,他吹箫,常常一曲终了,相视一笑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喜娘搀扶着她起身,一步步走向那个早已走进她心里的男子。
在跨出门槛的瞬间,一只温暖而熟悉的手紧紧握住了她的,刘世延的手,掌心有常年握剑留下的茧,却总是对她温柔至极。
"淑妹。"他轻声唤道,声音里满是掩不住的欢喜,"我来迎你。"
红盖头下,谭淑仪的眼泪夺眶而出。
婚礼在巡抚衙门正厅举行。厅内红烛高照,宾客满座。
刘锦棠与谭继洵端坐上首,两位父亲看着这对璧人,眼中都是欣慰。
谁能想到,当初最反对这门亲事的两个人,如今成了最大的支持者。
"一拜天地——"
"二拜高堂——"
"夫妻对拜——"
每一次弯腰,谭淑仪都能闻到身旁男子身上熟悉的松木香气,混合着一丝墨香,那是她魂牵梦萦的味道。
红绸另一端传来的温度让她心安,仿佛这两年的相思之苦都在这一刻得到了补偿。
礼成后,新人被送入洞房。红烛高烧,满室生辉。
喜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