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红薯小说网

红薯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大宋河山 > 第188章 替人愁

底色 字色 字号

第188章 替人愁(2/3)

是不会出面经手的,都交与庄园管事,也是从西军退下来的老卒。再后来与“染墨轩”合作,算是技术入股,这方是正经生意。那许三多是个极其精明、有见魄力的生意人,很懂营商之道,甘愿分给王棣股份,貌似吃亏,其实也是长线投资,就赌王棣能长成参天大树。至少就目前而言,许家是赌了的。

    开源节流,节流只是无奈的手段,关键在于开源。虽然“染墨轩”的收益较为可观,但仍有不足。

    那日在“王小姑正店”听了张十一说了一段“飞龙全传”,见他人前摇扇醒木拍桌,口若悬河抑扬顿挫,时不时说上一大段贯口,嘴皮子功夫着实了得。而且,这张十一并非全盘照着话本讲说,而是自己加了些东西,更显悬念迭生,让听者只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思维一直在跟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。这便很难得了,尽信书不如无书嘛,推陈出新,自然而然的夹带私货,非但不会与原作格格不入,反而更加饱满生动,是需要真功夫的。

    彼时的勾栏极为繁荣热闹,每天的表演内容可是五花八门,百花齐放,汇集了各种满足大众文化需求的文体娱乐形式。每一个勾栏的内容是不一样的,设施也不一样。表演的形式包括:杂剧、滑稽戏、说书、说诨话、歌舞、傀儡戏、皮影戏、七圣法、踢弄、蹴鞠、相扑等节目。

    小主,

    勾栏中中尤以杂剧、滑稽戏、说书等表演最受欢迎,因为勾栏中这些表演的兴盛,宋代还发展出专门向瓦子的表演提供脚本的文人组织——书会。书会原本是民间学校,由于宋代文艺商品的繁荣,书会渐渐地参与为瓦子演出的杂剧、讲史、诸宫调等通俗文艺编写文学脚本。瓦子也会将部分演出费用分给书会。

    在瓦子勾栏之中,这些表演既为市井百姓提供了娱乐生活,也让很多历史、文学故事得以流传。尤其是书会提供的文字脚本,也让很多杂剧、说书都得以保存流传。对于宋朝的市井百姓来说,勾栏瓦舍也是一个涨知识的地方呢!

    其时社会上流行的书目类别主要有“灵怪之门庭”、“烟粉之总龟”、“传奇”、“公案”、“朴刀局段”、“杆棒之序头”、“神仙之套数”、“妖术之事端”等。

    譬如“朴刀局段”有“大虎头、李从吉、杨令公、十条龙、青面兽、季铁铃、陶铁僧、赖五郎、圣人虎、王沙马海、燕四马八”等十一个书目。朴刀是一种军中常用的兵器,这种段落以朴刀为名,大致是以军人、贼人等强人身份的江湖故事为主,还参杂有部分历史人物的事迹来牵强附会,以人说事,以事衬人,供娱乐教化使用。

    所谓的“杆棒之序头”,同样以武器为名,自然是以杆棒武艺为核心的,区别在于这个类别中所讲的故事总体来看虽然也沉沦下流,但发迹之人尚多,或身份本崇高而下落,或家世衰弱后又复振,或是行侠仗义于江湖,大体比较正面。

    小说之兴,始于宋仁宗。于时天下小康,边衅未动,人主垂衣之暇,命教坊乐部纂取野记,按以歌词,与秘戏优工,相杂而奏。是后盛行,遍于朝野。盖虽不经,亦太平乐事。

    苏轼在《东坡志林》中便如是言说:“涂巷中小儿薄劣,其家所厌苦,辄与钱,令聚坐听说古话。至说三国故事,闻刘玄德败,频蹙眉,有出涕者;闻曹操败,即喜即快。”

    这时的说书人,只凭三寸舌,褒贬是非;略咽万余言,讲论今古。说收拾寻常有百万套,谈话头动辄是数千回。

    说书人必须具备四项技艺:曰得词,念得诗,说得话,使得砌。“砌”就是插科打诨,滑稽诙谐的言语动作。使砌就是随时穿插运用幽默语言与滑稽的演艺动作。

    时人尝云:“最畏小说人,盖小说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,顷刻间提破。合生与起令、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都回到58年了,我还不能躺平 信仰大爆炸 山野风情小傻医 没苦硬吃富二代?没钱御什么兽! 隋烽 开局被闯贼俘虏,我朱慈烺不服! 高武偏要修个仙 流放海岛,我家娘子不是人 小农女捡个皇子当夫婿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