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2章 灵山胜境(1/2)
夜晚的梅里古镇华灯初上,热闹非凡,但李星文已经将这里的美景尽收眼底。于是他心满意足地返回了酒店,准备好好休息一下,养精蓄锐迎接第二天的旅程。第二天清晨,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房间里,李星文伸了个懒腰,起床洗漱后,又品尝了一些当地的特色小吃,踏上了前往自己定下的第二站——灵山胜境的路途。
从酒店出发,李星文叫了一辆专车,大约行驶了 15 公里后,车子终于抵达了灵山胜境的门口售票处。
李星文下了车,来到售票窗口前,仔细研究了一下门票信息。他发现灵山胜境有多种套票可供选择,最终他决定购买包含灵山大佛和灵山梵宫这两处景点的套票,这样既能欣赏到壮观的佛像,又能领略到精美的建筑艺术。
买好票后,李星文走进了灵山胜境。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通高 88 米的灵山大佛,它正对着浩渺的太湖,左边是蜿蜒的青龙山,右边则紧邻着白虎山,背后是雄伟的灵山。
这座大佛气势恢宏,令人叹为观止。它采用锡青铜材料制成,总用铜量达 700 多吨,佛像的佛体高达 79 米,而莲花瓣则有 9 米高。李星文站在山脚下,远远地就能看到那尊耸立在眼前的巨大佛像,仿佛它正俯瞰着世间万物。
走近一些,李星文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大佛的右手呈“施无畏印”,代表着除去痛苦;左手则是“与愿印”,寓意着给予快乐。这两种手印都是祝福之相,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祥和。
李星文站在山脚下,仰望着眼前那通往灵山大佛脚下的漫长阶梯,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。
这段阶梯被称为“登云道”,它共有 216 级,分为七个平台,每个平台都有着特殊的寓意——“救一生灵,胜造七级浮屠”。
沿着登云道缓缓前行,李星文注意到中间有七幅巨型石刻,这些石刻生动地描绘了灵山的历史和文化。
佛教认为人生中有 108 种烦恼和愿望,而攀登完这 216 级台阶,则意味着烦恼尽消、心愿圆满。
在攀登的过程中,李星文看到了许多虔诚的信仰者,他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——“三步一拜”,在登云道上艰难地前行。
这些朝拜者双手合掌,口中默念着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”,每念一句便迈出一步,当念到第三步时,他们会双脚并拢,全身俯地跪拜,额头轻触地面,然后再起身继续前行。
李星文虽然并非佛教的信徒,但他被这些朝拜者的毅力和虔诚所深深触动。他们一步一步地跪拜,仿佛在与内心的烦恼和愿望对话,用身体力行表达对佛祖的敬意和信仰。
不知不觉间,李星文已经登上了最后一级台阶,来到了灵山大佛的莲花座下。站在这里,他俯瞰着下方的美景,心中不禁感叹这座大佛的庄严和壮观。
灵山大佛足下的莲花座宛如一座精美的艺术品,由四层莲瓣巧妙地组合而成。每一层都有二十二片莲花瓣,它们相互交织,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形。
这些莲花瓣不仅数量众多,而且每一片都经过精心雕刻,线条流畅,栩栩如生,仿佛真的盛开在佛足之下。
据介绍,这片神圣的莲花座共有八十八片莲花瓣,而这一数字在中国文化中也具有特殊的意义,象征着吉祥和圆满。
更为特别的是,凡是捐资满人民币一百万元的人,都可以在其中一片莲花瓣上刻上自己的名号,以表达对佛的敬意和感恩之情。
当听到这些介绍时,李星文不禁感慨道:“果然我佛只保佑有‘钱’人啊!”
他原本并不相信命运的安排,但自从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世界,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