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0-120(29/52)
不敢说。”阿盈也是对夏夫人叹为观止。锦娘感叹:“她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,多半做官的人家是非常注重自己名声的,不会这般的。”
主仆二人正说着,外面陈小郎进门道:“小的给娘子请安,郎君今日调令已到,升任内史省起居郎。”
起居郎从六品,且是记录帝王举止言行的官员,官位虽然不是很高,可算得上是天子的近臣。蒋晏自己都只是个从六品同知谏院的次官,他会有这般大的能耐么?
“阿盈,让橘香和春纤整治一桌酒席来,今日咱们好好庆贺。”锦娘笑道。
原本提心吊胆的事情,到了现在已经落地,锦娘终于放松下来。
对门的甄家很快听到消息,甄二郎立马和窦媛一起上门,锦娘道:“正打算等你们表兄回来,请你们过来用饭,如今你们过来倒好了。”
窦媛笑嘻嘻的上前恭贺,她们窦家虽然出了点事儿,但是表兄马上进京做京官,她也不算是没有依靠,自然是心情好。
锦娘正和他夫妇二人说着话,宁哥儿和筠姐儿也都过来请安,甄二郎正问宁哥儿读书读到哪儿,却听宁哥儿道:“刚开始学《礼记》里的《大学》。”
“学到哪儿了?”甄二郎有些惊讶,这孩子才六岁竟然就学到大学了。
宁哥儿背了一段,甄二郎对锦娘道:“嫂嫂,这孩儿好生教养,将来必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。”
“妹夫还是少夸,小时了了大未必佳,若他长大了,能够人品正直有些有担当我就阿弥陀佛了。”锦娘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。
宁哥儿的确和锦娘的性格很像,他也爱玩儿,但是他会知道怎么做好自己的分内事,也十分有毅力。
就是日后长大了,会不会有小时候这般勤快。
几人说了半天话,见外面说蒋羡回来,众人又恭喜了一回,蒋羡亦是春风满面,锦娘才吩咐下人传菜。
这一日连素来不怎么吃酒的锦娘也是难得饮了几杯,脸上发烫的很。
男人们又出去外面说话,窦媛则扶着锦娘进来内院,还劝道:“表嫂,你们这立马就要回汴京了,我还有些舍不得呢。”
“我也舍不得你。”自从她们到大名府和窦媛的关系就处的跟一家人似的。
窦媛沉吟了片刻,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底话:“表嫂,我今儿看到宁哥儿就想起我哥哥。我哥哥小时候也是这般,读书很聪明机灵,哪里知道长大了却是不成气候。所以我想劝表嫂还年轻 ,再生一个孩子,如此一个不好了,总有另外一个。”
她是真心的建议,锦娘也知晓窦媛为了她好,她倒是听进去了:“自从生了宁哥儿,我休养了五六年了,如今身子骨倒是比之前好多了。”
等回到京中,宅子也买了,人也稳定了,也不是不行。
窦媛笑道:“表嫂这般想也太好了。”
其实窦媛没说的是夫妻共苦容易,共享福很难,以表兄之聪明才干,将来若有一番大作为,会不会也弄几个妾妆点门面。她们夫妻如此情深,表嫂不知如何自处?
可这些话她不好说出来。
且不说蒋羡和锦娘多高兴,他们不日就要进京,最紧要的便是先处理宅子的问题。之前锦娘已经托了牙人,如今日子确定,也有人过来上门看宅子。
她们这个宅子地段不错,又在几户官员附近,当时锦娘她们买的时候就是便宜的,后来锦娘又修缮了一番,至少也得七百两的卖价才划算。
卖宅子的同时,锦娘又去魏家女学,亲自同沈娘子说了一声,帮女儿退了学。
无论如何这三年,女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