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红薯小说网

红薯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汴京市井日常 > 50-60

底色 字色 字号

50-60(10/35)

熟练耕作,哪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好的。你头一年种稻能收获已是不易!”

    元娘在边上听着,偷偷瞧了眼窗外,果然看到灶房窗边有一点影子,想来是承儿正趴在窗上努力偷看呢!

    如此想着,元娘难免露出些神色,悄悄弯唇,如狡兔般灵动不可捉,又有些孩童的无辜顽劣。

    元娘满以为无人能知,可却不知道自己的细微神情正被人瞧得一清二楚,甚至对方的目光也落在了灶房的窗上,眼中流露了然。

    但他并未揭露什么,甚至很快收回了目光。

    他是已经及冠的成年男子,于他而言,两个小娘子的小心思,不过是置之一笑罢了。

    又因为能够体谅,所以稍稍相助。

    倘若能成就一段姻缘,或是就此察觉不合,免受蹉跎,都不失为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而事后,他亦不会多嘴。

    魏观垂眸,不再参与进文修和王婆婆的交谈,只静静听着。

    趁着这个时候,元娘寻了借口,说要上楼,在王婆婆不耐的挥手下,她悄悄把灶房里的徐承儿而引上阁楼。她可艰辛了,两个人得尽量踩出一个人的动静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上了阁楼,元娘多穿了件厚长袖对襟褙子,也算对得起自己刚才说冷的借口。

    就是衣衫穿多了,怪挤得慌,她觉得自己手都抬不起来了,硬要动的话,则胸前憋闷喘不过气,怎么都不舒服。

    可没法子,平民百姓都是这般过冬的。

    她能有衣物御寒,夜里可以点炭盆,还有屋瓦遮身,已经胜过很多人了。

    像南熏门的一些穷苦人家,只搭了棚屋,冬日冻得手脚全是冻疮,甚至有年老体弱挨不过冷,一觉起来人都僵了的。

    元娘下去的时候,王婆婆正好要去做些别的菜,就让她帮着到灶房打下手。

    她悄无声息地松了气,肩都垮了些,还好自己早了一步,否则承儿怕是得被阿奶发现,要是不小心弄出动静,叫文修听见,情形就糟透了。

    至少,单凭如今所见,文修瞧着还是个挺不错的人选,颇为适合承儿姐姐。

    家里东西大多是齐的,毕竟开了食肆,但如今还未出正月,天气冷得很,有些地的河面还结着冰,纵然是汴京,也不比得夏日物资丰饶。

    王婆婆思虑再三,决定在平日最寻常的白饭上下功夫。

    她要做王母饭!

    所谓王母饭,是用遍镂、卵、脂盖在饭面。

    刚好家里有腊肉和腊肠,王婆婆让元娘把陶锅也寻了出来,先把米洗净,而后*放进陶锅里,任由炉子大火烹制,约莫七成熟再放入腊肉和腊肠以及鸡子,小火慢烹。

    在这中间空余出来的时辰,则处理别的菜式。

    木桶的清水里养着一只鲫鱼,是王婆婆一早到新郑门那买的“车鱼”,车鱼是指顺着黄河从外地运来的鱼,这些外地鱼便宜,一斤不足一百文。

    原本王婆婆想炖了,给犀郎补补身子的,往里加豆腐,汤熬得奶白,元娘最爱喝。

    但既然来了客人,只好换种更体面的做法。

    鱼脍!

    在富贵人家,做鱼脍也有专门的鲙匠厨娘,能把鱼切得薄如蝉翼,也有切成细丝的,有诗云“银丝鲫鱼脍新斫”便是指将鲫鱼脍切成细丝。

    王婆婆自然是比不得鲙匠的手艺,但即便切得不如她们薄,也不如她们细,却有一样是差不离,甚至远胜的。那便是拌鱼脍的酱,乃是她从家中厨娘那学来,是那厨娘的秘方,便是在禁中时,也被官家赞赏过。

    她把萝匐切丝挤出汁水,倒入切好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加班太多变成河狸了 穿越之病美人续命日常 郁青幸福主义 私藏小珍珠 爱的方圆百里[娱乐圈] 在雨停之前 你比夏天更胜一筹[先婚后爱] 异世界偶像团 失忆后被当成本尊替身了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