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红薯小说网

红薯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汴京市井日常 > 90-100

底色 字色 字号

90-100(16/41)

扣上,使店空着的三面逐渐被木板合上,元娘才如梦初醒,帮着一块抬木板对着上下的凹槽。

    好不容易把木板全阖上,只差把大门关上,王婆婆却突然走到外面,仰头看着旗子和匾额,眯着眼,凝眉思量着什么。

    她收回目光,眼皮因衰老而松弛垂下,却不妨碍她的目光依旧智慧。

    她道:“万贯,去把梯子搬出来,我去把匾摘了,那旗也不能要。”

    王婆婆说完,还嘟囔了句,“幸而当初没做欢楼。”

    欢楼是用竹骨编制的,酒楼一般都会在大门上建欢楼,在欢楼上系彩带等等壮实,越是大的正店,欢楼就越大,装饰的也是五花八门,十分耀眼醒目。

    好在王婆婆当初觉得自家就是个小食肆,再插个旗子就差不多了,不必费大价钱弄什么欢楼,否则如今还不知要费多少功夫去拆呢。

    元娘和陈括苍在下面搭把手,把牌匾接住,一块往屋里抬。

    从外头看不出这里原先是做什么的任何痕迹,王婆婆这才放心,她带着几人进了屋子,将门闩上,又用铁链缠绕着落了大铜锁。

    顿时,铺子里乌泱泱的一片,半点亮丝都透不进来。

    王婆婆喊她们一块把吃食全都搬进后院,就连那些腌的东西,连同酒水也不留在外头。

    她们一家忙得热火朝天,搬得腰都快断了。

    外间巷子里,似乎传来什么动静,有马蹄用力踏过地面的声音,马还不止一匹。这动静太响,想不注意都难,几人面面相觑,元娘主动请缨,去小门那瞧个究竟,被王婆婆一个指头叩得捂着雪白的额头使劲揉。

    但王婆婆也觉得好奇。

    汴京是不可能这么快乱起来的,纵然有些小偷小摸,可军巡铺的人还在,又没到兵临城下的地步,真要是作乱,也得摸摸脖子硬不硬。

    她做这些,也不过是为了后面可能会发生的事,以防万一罢了。

    横竖铺子里的东西都搬得差不多了,王婆婆把人都带进后院,在后头院子里,把铺子和院子中间的那道门也给锁上。

    王婆婆是见过战乱的人,也跟着家里耳濡目染一些。真到了那时候,就把家里能用的铜和铁都给融了,浇筑在门上,轻易踹不开,墙上面再摆一排的钉子和碎陶片。

    但这也只是防备那些散兵游勇的,没什么耐心,这家不成就去下一户,倘若是瞅着她家来的贼人,这法子就没什么用了,人家便是抬着梯子把墙上那些东西全扫掉,也能翻进来。

    不过,怎么都好过什么都不防备。

    门一踹就进来了,那不是等死吗?

    总之,王婆婆是开了小门一角,也是想瞧个究竟,还没乱呢,这是什么动静?

    定睛一瞧,竟是在街上见过的禁军的人。

    王婆婆转念一想,就明白是怎么回事,巷子里的阮大不正是军营里的吗,据说也管着些人。想来这回就是来找他的,要把人召回去。

    若是跟着上了战场,能搏份军功回来,阮家兴许就兴旺了。

    王婆婆的夫婿就是武官,品阶还不低,看到禁军的人,头一遭想的不是害怕,反倒是建功立业。毕竟本朝重文轻武之风日盛,想要在仕途上进益,武官总要抓住一切机遇才是。

    不知何时,元娘也窜出了脑袋,凑到王婆婆身边。

    元娘出来的时候刚好,来人已经手持令牌,叩响阮家的大门。大街上闹了这么久,想来阮大哥已经有所预料,出来的时候,身上穿着军营里低阶军官统一的布衣,腕上套着黑亮的护臂,背着包袱,手牵骏马,已是整装待发。

    他也不迟疑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小师弟又把自己埋了 四岁萌娃闯江湖 清冷仙君竟是纯情人夫 案发现场禁止前男友出没 读心后发现死对头觊觎我 猫薄荷O替嫁猎豹元帅 娘娘独占帝心 小宫女被天幕剧透为千古一帝 穿越游戏,从手撕邻居开始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