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起落枉学艺,不知进退枉伶俐(3/5)
劈拳最可贵的是超出武术一般技法惯例,不用关节处打人,发劲。
其劈劲的着力点在拳与肘之间的前小臂丰。故有“劈关肘打”之说。
因之在技法上,它是别具特殊效用和涵义,成为形意拳知者甚少的精华之一。
经云:“钻拳之形似电(似闪)属水,内通于肾。”
这一象形取意的要求,既有实用技法,又有健身秦用,缺一就失去了钻拳的真正价值。
尚派形意所练的钻拳,既有甩臂搂掌似闪之形,又有抖腰、助肾之功。
故不论是外形和内意都含有练功健身和实战作用,效益比其它练法较为显着。
2、形意拳传统套路
当通对五行拳练功找劲有了一定基础后,为进一步适应在动态中能连续不断地变化动作和发劲,以提高实战素质和表演效果,才逐步衍变形成了套路拳。
形意拳各支所传套路在名称和套路结构上基本相同。
但因师承和个人悟性差异,在传授拳法时各有偏重,就会在身法劲力,刚柔,快慢等方面反映不一样。
形意拳每趟传统套路都有各自独具的特色,所以我们在练每趟传统套路时,必须充分理解其动作编排内含和技法特色,才能找出它特有的“劲”,才算有了练好这趟拳的基础。
套路拳的锻炼会使神与威、气与力,以致素质耐力,技巧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得到高度的反映。
所以练同一传统套路就具有全面的技术鉴定性,通过相互观摩研讨达到相互促进和提高作用。
所以前辈们创造了一些套路被公认,流传下来成为传统套路。
形意拳第一趟传统套路是连环拳,除它以外还有六合拳、八式拳、十二洪锤和杂式锤拳。
此外还有五行对练套路五行炮,十二形对练套路路安身炮。
十二形拳中的猴形拳、鸡形撕把(一般称四把)和燕形拳因其技法动作变化多样,故也属套路拳。
现代人为武术表演比赛或为教学却又苦于所会不多,需要自行编造一些套路,这样做是无可非议的,但应实事求是向学生们讲明这是自编套路。
如果自编套路确有长处可取,自会广为传习,不必伪称哪位前辈所传;
也不能因某一形意前辈曾教过一些长拳传统的徒手套路和器械套路,就把它们做为形意传统套路传习下来。
倘若蓄意混淆视听,则属于武德问题,愿为人师者戒。
3、在十二形的名称和特能上应去伪存真
李洛能学自山西戴龙邦,学得心意拳十大形,即龙、虎、猴、马、鸡、燕、鹞、蛇、鹰、熊。
为使象形取意的内容和劲力更趋全面,又增加了“鮀”(tuo和“鸟台”(tai两形,使之成为流传至今的形意十二形拳。
顺序排列为龙、虎、猴、马、鮀、鸡、燕、鹞、蛇、(tai)、鹰、熊。
现代形意拳的各支派在学练原戴龙邦的十大形时,虽练法和要求略有不同,但象形取意所追求的目的是一致的。
唯在李洛能新增两形上,即鮀形、tai(鸟台)形的取物象形上,练法要求上出现分歧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现以尚派形意观点分述如下:
鮀(依传统用原字)形拳是十二形拳之一。“鮀”字是前人自造的形声字,一般字典无此字。
《辞源》《辞海》中指一种吹沙小鱼,与形意拳中之鮀毫无关系。老拳谱中注明即“剪子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