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术拜师前必看(2/3)
标榜自我,愚弄从学者,以达到得利、掌控别人之目的。面对这种无知无畏、无羞无耻的庸师,绝不可亲近,否则从学者不仅武功得不到提高发展,同时还会被教出人品出轨的废品,贻害一身,切记!切记!
隐师
隐师就是隐藏在武林之外的武术高手,其多为技艺纯化,拳理大白,德行超人,具有真功夫,怀藏绝艺的武师,常因看不惯世态的“歪风邪气”、“市俗丑态”而遁入“空门”自娱自乐其中。
寻找这类隐师,较常师可谓难上加难,大海捞针,从某种意义上讲更多的要靠机缘相识,才能学艺上身。
隐师讲武与众不同,常常简言厚理,往往会使从学者大悟大彻,跨越境界,收获巨大,直踏武术殿堂。
比如讲武论术、修心求功、做人办事等等,都能纵横交错,点化结点,提升心智,常有一言点醒梦中人之快感!
隐师的功夫,是数十载心血修化的结晶,是历尽干难万苦的觉悟。
隐师不多有,不常有,若有幸遇得,定要倍加珍惜,否则实乃罪过。
辨别武师可以从“三看”找门道:一看理、二看技、三看德。
看理就是看其有无问世的武学文章,若无也可从其言谈武理中,辨别其所讲是否有道理,有科学性。
谨记,武术是门科学,绝不是迷信。
看技就是看其所练招法,是否招式周合,神韵浓烈,劲力顺畅,身法灵动,步法稳健等,用招方面是否能实修实用。
小主,
看德就是看其武德修养,从言谈举止,辩判其对人对己的实态,若总是利己损人,自私自利,想必不用多讲,选择哪位武师从学,你已心中有数了。
来源:《中华武术》2018. 03
形意拳∣劈拳换劲打法---刀骨发力
形意拳的劲力很多,从大方向来说,形意拳的劲可分为明劲、暗劲、化劲三种,前人有不少着作对其论述,在这里就不多说。
但要提醒一句,这三种劲跟内家拳三种境界不要混淆,这是不同的东西。
形意拳的劲有很多种,无法一一详述,仅举几例,抛砖引玉,希望各位武友能举一反三,有所悟,有所得。
由于各家的练法不一,产生的劲力也不一样,劲力也因人而异,不同人对拳的理解不同,得到的劲也不同,所以不可能对形意拳所有的劲力进行详细阐述。
就先以梢节劲、中节劲、根节劲为例说说形意拳的劲吧!
讲这几个劲首先要明白三节。就人身来说可以分为三节,手臂是梢节,身体是中节,腿是根节;从小的方面来看,手臂为例:手是梢节,肘是中节,肩是根节。
人身之劲动起来则为整劲,劲由后脚起,通过腰胯的拧转将劲力传到手指末梢。梢节与中节之劲由根节催而得到。若与根节之劲脱离,则不是内家拳。
手梢之劲只说两种,一是放劲,一种是寸劲。放劲是放人之劲,是送劲,可将人放出而不伤人;寸劲是伤人之劲,是炸劲,能伤人内脏。
推而广之,中节、根节劲之用法亦可得知,灵活运用,可达到前人所说的“浑身无处不打人”。
手梢之劲不过是在锻炼小臂尺骨、桡骨和腕部的灵活性。
在灵活性的基础上锻炼自己动作的爆发力,无论放人还是伤人全在自己劲力的掌握。
形意拳有“脚打七分,手打三分”之说,脚打明显要比手打省劲。
首先脚打是步法到位,其次脚打是根节劲,再次脚打之劲精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