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-70(20/31)
这位同学。”霍老出声,程颢慢慢站起,在他站直时,慕秋筠在桌面上落笔的手刚好放下。
纸页上端端正正几个字:《孟子·梁惠王下(四节)》。
程颢心里一喜,依样回答。
“正确。”霍老笑容满面让他坐下,这时有人举手问:“老师,我们为什么连出处都得背啊?”
又有人说:“是啊老师,我们知道意思不就行了吗?”
霍老一脸的不认同:“知道出处,你们才会想着去看原文,看完原文,你们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在文章里的具体含义,理解先贤想要表达的思想。单单知道意思,不懂由来,这怎么行?”
班级里复又沉寂下去。
霍老继续道:“我先问问,在座的各位,有谁知道这则篇目具体是讲什么的?”
没人吭声,霍老特意拎出管事的询问:“林导师知道吗?”
林宥辰扯了下唇角,谦虚地笑笑。
“旁边的同学知道吗?”
众人都能看出霍老不高兴了,他们也知道自己上课的态度不够端正,于是没人敢出声。但当老师问到慕秋筠时,一下子所有人的头都抬了起来,看向慕秋筠。
这情景倒让讲台上的霍老愣了下,不由得扶了扶眼镜,定睛看过去。
慕秋筠姿态优雅端肃,轻轻颔首。
霍老微微一哂,他是不相信娱乐圈里,像他们这样年纪的孩子们,有几个愿意研究国学的。
他料定慕秋筠是在敷衍骗他,追问:“你且说说,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”
这句虽然句法文言,但意思还是浅显易懂的,班级里的学员基本上都能看懂是什么意思。霍老这么问,他们都觉得杀鸡焉用牛刀,不用慕哥,他们也能答。
一群人心里翻滚着白话翻译,然后便听慕秋筠道:“乐以天下,忧以天下,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(2)”
嗯?
怎么跟他们想的不一样?
许多人都面露困惑。
他们迷茫地看向霍老,在霍老脸上看到一瞬间的讶然,紧接着便是认同。
霍老缓缓地点了下头,用一种带了点探究的语气说:“不错。”
他能看出,这孩子是真的读过原文的。
《孟子》中大量的说理性论证,剧本上的这句,便是孟子论证中的一句。而慕秋筠所说,则是论证后得出的结论。
这孩子不仅读过《孟子》,还能记得,并且在没有用搜索引擎的情况下秒答,霍老觉得很不容易。
他笑笑,心里虽然充满好奇,但也觉得自己再追问下去,就显得咄咄逼人了,于是缓和了神色道:“很不错。我继续为大家讲解吧。”
所有人齐齐松了口气,在慕秋筠背后,默默给他竖大拇指。
林宥辰暗觑慕秋筠,心里想,到底有什么是这人不会的?
他越发意识到,慕秋筠所学、所体验的东西,的的确确是和他们这样平常长大的孩子不一样的。
一下子,他更加觉得之前写过的那些评语,不知道是否正确了。
他总是在以前辈的眼光,站在一名演员的角度审视慕秋筠。
所以他才有底气写下那些评语。
可现在一想,慕秋筠本来就是这样的人,他凭什么要求人家改变?
再者,慕秋筠连在这个圈子里待多久都不确定,又何谈演多少角色、拓出多少条戏路。
林宥辰心里沉沉想着,唇角不自觉上扬出一个自嘲的弧度。
正